文/吴冬梅
砥砺前行,眼前尽是风光无限;蓦然回首,身后已是地覆天翻。——题记
一九九〇年
1990年9月,作为一名学生,我第一次踏进先锋二中的校门。没有围墙,只有两栋教室。前面那栋有着仿古门楼的教室,就是我们初一初二学生的根据地。初一的时候,常常有卖麻花的小贩儿,就站在我们班级的窗下一声声吆喝。我们常常透过窗户,把手中仅有的几毛零花钱,换来一个麻花,充当午餐。没有钱的同学就啃着家里带来的黑面馒头或玉米面饼子充饥,也有什么也带不起的就忍着饥饿挨到放学回家。最怕就是下雨,每当雨季来临的时候,讲台左侧门楼突出的墙角,就会哗哗的漏下雨水。最糟糕的时候两个水桶换着接水也不够用,任我们拎着水桶飞跑,也赶不上漏水的速度。那时候,最向往就是有着火墙的老师备课室,我们常常借着送作业的由头,在那里蹭一蹭温度。
那时候,我们一群小伙伴,每天跨过小河,绕过坟场,穿过树林,才能走到通往学校的大路。因为离家太远,常常天黑了才能回到家,带着被坟场中自己想象出的鬼吓出来的一身冷汗。那时候最羡慕的,就是有一辆哪怕是旧自行车的同学。有时候看着备课室前老师的自行车摆的整齐的一排,也会莫名的产生一种自豪感。最怕的还是雨天,当我们穿着笨重的雨靴,披着简陋的雨衣,走在路上的时候,常常不小心就掉进了路边的沟里,弄得一身泥水,惹来阵阵哄笑。最难忘的是秋天,我们将捡来的玉米大豆送到老师手里称量斤两,换来小本上的名次,每当名次靠前的时候都会觉得莫大的荣耀。冬天家长们用自行车,老牛车,小马车,给孩子送取暖用柴的壮观场景还历历在目,教室里同学们拿着玉米瓤子当武器战斗的画面还记忆犹新。那时候的帽子总不够厚,那时候的棉袄总不够结实。而因交不起学费,相伴上学的伙伴就越来越少。
那时候,看着一个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的代课老师。为了每个月不到一百块钱的工资,而辛勤的奋斗,总觉着他们有使不完的青春活力。同学们和老师之间没有代沟,没有隔阂,学生没有对老师的质疑,老师也没有对学生的歧视。
一九九七年
1997年7月,我师范毕业,以老师的身份重回校园。学校已经由原来的两栋房,变成了四栋房。备课室门前的自行车阵,也逐渐被摩托车所代替。自行车架上,孩子们那一辆辆崭新的自行车,摆得整整齐齐。围墙已经砌上,甬路铺上了碎砖,那个复古的门楼,随着屋顶的修缮已不复存在。孩子们回家的土路也逐渐被沙石覆盖——虽然有时候路面上的浮石,可能会使自行车离开它原有的轨道。但那时的雨天,已不必是一身泥水。
代课老师的面孔虽逐年变换,但此时仍是学校的主要教学力量。老师备课室的火墙被拆除了,暖气成为备课室里最主要的取暖工具。那时候,男女老师身上的黄大衣,已成为学校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孩子们常常偷偷的带来苞米在班里的煤炉上,蹦着苞米花解馋,偶尔弄得一屋子烟,引来老师的阵阵责骂。那时候,孩子们的笑声那么纯粹;老师们的热情那么高涨。
二〇〇六年
2006年,最古老的那间教室重新装修,初三的孩子终于不用分散到家家户户,有了属于自己的宿舍。尽管每天的伙食都是土豆炖豆腐,孩子们却吃得尤为香甜。尽管宿舍的屋顶只有一层薄薄的彩瓦,孩子们却在舒适的梦中感受着从未有过的温暖。
代课老师已经成为历史,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渐渐走上了先锋二中历史的舞台,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汗水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在一次次中考中刷新着升学的记录,在一场场大赛中插上先锋二中胜利的旗帜,让人们对学校的印象一回回改观。
二〇一八年
2018年9月,当我站在干净平坦的水泥操场上环视校园的时候,心中油然而生赞叹。曾经的四栋破旧教室早已重新翻盖,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早已进驻各自的领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作用。温馨整洁的教室传出朗朗的书声;温暖舒适的宿舍彰显着学生的素质;穿着安保服饰的校警老师或站在电动大门前巡视、或坐在监控室观察,校园中各个方位的风吹草动尽在那一排屏幕展现;新建的独立食堂飘出阵阵菜香,头脑中立刻浮现出那些卖相精美、营养均衡的食物和孩子们幸福就餐的画面。宿舍窗下那一排轿车停放整齐,已成为教师上下班的代步工具;自行车架早已不复存在,每当上学放学时间,校门口接孩子的各种私家车常常影响道路的通畅,成为学校门口独特的风景。
备课室里,陆续加入的年轻教师给学校增添了新的活力。他们理念先进、学识渊博、头脑灵活、无私无畏,用他们的魄力和智慧激活了老教师墨守成规的那潭死水。办公桌前是老师们潜心备课的身影,微机室里是同事们充实提高的阵地。他们工作中风风火火,课堂上激情飞扬,开启了先锋二中又一个崭新的时代。
先锋二中只是改革开放中无数学校变迁的缩影,它承载着几代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当它随时代的发展华丽蜕变,也必将在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我们回眸改革开放的历程,也必将为那些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欣慰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