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式风格或宫廷风格
法国君主地位的日益显赫与巴黎的蒸蒸日上,反映在国王路易九世的宫廷礼拜堂——圣礼拜堂之中。这一阶段的哥特式艺术也被称为辐射式风格,取法语“放射光芒”之意。因与法国王室联系密切,该风格传播到国王领地乃至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该时期建筑艺术与复杂精美的宗教作品之间同样具有明显的关联,例如《道德圣经》。
圣礼拜堂
圣礼拜堂 (Sainte-Chapelle),1241年设计完毕,七年后完工。这座建筑在本质上是王家礼拜堂,查理曼大帝的亚琛宫殿礼拜堂是其原型。
路易从他的表兄弟君士坦丁堡皇帝鲍德温二世手中买下了耶稣受难时所戴的荆冠以及其他圣物,包括真十字架残片、铁矛、海绵及一个钉子。这些圣物需要在一个辉煌的场所予以展示,这些都成为了他修建圣礼拜堂的动因。礼拜堂色彩极为丰富、图案非常精美,大量金色覆盖着圣礼拜堂的墙面、拱顶等部分。这些装饰与几乎覆盖圣礼拜堂大部分墙面的彩色玻璃相映生辉。
圣礼拜堂实际上规模不及其他大教堂,但其瘦高的尖顶窗极大地加强了建筑的垂直感,从而表现出毫不逊色的宏伟感。走进礼拜堂之时,参观者几乎浸没在它的光环之中,这种体验与任何来自现实世界的正常体验都不相同。因此,正如圣索菲亚教堂一样,宗教精神在这里再次通过建筑及其装饰传达了出来。
哥特式建筑的这个阶段通常被称为辐射式,即放射光芒之意。它源自当时建筑中设计放射状棱窗格的流行做法,棱窗格的运用最初出现于玫瑰窗,后来开始扩大到整座教堂。这一与宫廷有着密切关系的风格传遍王室领地之后,又流传到欧洲大部分地区。
特鲁瓦的圣乌尔班教堂
特鲁瓦的圣乌尔班教堂建于13世纪晚期,由教皇乌尔班四世委托建造,即为纪念他的出生地,也是一份给他的主保圣人的敬献。
唱诗班区的窗户饰有精美窗格,就开在距离地面仅3米多高的墙面上,突出了光线所造成的梦幻般的屏风效果。建筑装饰也具有同样纤细优雅的特征:山墙上的装饰完全脱离了支撑它的窗面墙壁。 乌尔班教堂的细致精美无疑说明哥特式艺术风格中追求宏伟壮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细节的精致才是现在人们的主要关注。
手抄本彩饰
某些学者认为“辐射式”一词仅适用于建筑学。上层社会阶层之中提出了宫廷风格(court style)这一术语,并将其作为“辐射式”的同义语来指称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建筑艺术与那些装饰有精美细密画的宗教性手抄本具有诸多联系,后者或者服务于王室的欣赏和教育,或者为那些富有而有教养的阶层而作。法国手抄本作坊的作品品位优雅,使得巴黎宫廷艺术成为全欧洲的标准。
《卡斯蒂尔的布朗什诗篇》
作品色彩的范围与浓淡、粗重的轮廓线,以及将场景放置在几何图形之中的构图,这些特点都令人联想起曾经见过的彩色玻璃窗画的手法与布局。插图书页光亮的金底色灿烂耀眼,这与透过彩色玻璃射入教堂的光线的效果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道德圣经》
法国王后又定制了另一部风格与前者相似的《道德圣经》。这部书中的图画只配有相对简短的圣经文字或道德教诲性质的注释,文字为拉丁语和法语。这些圣经为法国国王和王后个人所使用,既被视为艺术珍品,也是良好操行的指导。
插图中,圣经书页上的场景被安排在垂直堆叠的圆盘之中,圣礼拜堂长狭的窗户再一次显著地提供了清晰的比照对象。手抄本里,圆盘之间的空间充满了花饰和菱形图案,与圣礼拜堂窗户上场景周围的装饰纹样类似。
《圣路易诗篇》
制作于1260年的《圣路易诗篇》也许是最接近建筑形式的绘画。此处表现的是《撒母耳记》上篇11:2节的插图,亚扪人拿辖在雅比威胁犹太人的场景。手抄本中所绘的建筑直接以圣礼拜堂为原型。
这幅细密画成为了巴黎宫廷艺术雅致品位的典型代表。在书页的平面背景之中,人物流畅娴熟的造型使其具有了突出画面的浮雕感。优美的手势、富有动感的姿态、微笑的面容,以及整齐卷曲的头发。
法国晚期哥特式艺术
晚期哥特式时期,艺术家摆脱原有的设计框架,自由发挥。建筑者运用精心的布局来制造复杂的视觉效果,火焰式风格中的起伏曲线就是如此。晚期哥特式绘画表现出对空间深度的兴趣,此期的雕刻塑以人像雕刻为主。
手抄本彩饰
13世纪以前,彩饰手抄本一直都在修道院缮抄室中制作。现在,和其他许多曾为神职人员所专门从事的活动一起,手抄本的制作也转移到由教会之外所组织的城市作坊之中,这正是今天出版社的前身。
《美男子菲利普四世祈祷书》
插图表明艺术家的绘画风格源自《圣路易诗篇》,然而画面的框架不再统领构图。人物形象更大,造型的浮雕感也更突出。人物站立的姿态并不自如,因为他们外翻的双脚在画面上看起来十分平板。
《让娜.德夫勒日课经》
这部书于1325至1328年间在巴黎为法国王后让娜.德夫勒所作。本书右页插图是《圣母领报》,左页是《出卖耶稣》。人像的创作风格类似于奥诺雷大师,但是精细的单色画增加了作品形式上的圆雕感。建筑内景在空间感上显示出进深趋势。在《圣母领报》中,加百列跪在前厅,天使们站在阁楼的窗户上,代表圣灵的鸽子正是从那里翩然落下。
雕塑
哥特式晚期,早期与盛期哥特式最为关注的大门雕刻相对而言不再重要。独立圆雕人像大多为宗教仪礼对象,完全脱离建筑背景。除石雕之外,雕刻家也用金属与象牙制作了一大批珍贵作品。
《让娜.德夫勒圣母像》中,衣袍下垂褶皱及其相互映照的柔软曲线十分和谐,与圣母身体优雅倾斜的姿态十分协调。圣婴碰触她嘴唇的动作温柔而亲昵。雕像底座上的铭文表明,这座雕像是王室呈献的供奉,圣母手中象征法国王室的百合花预示着圣母具有王者至尊,与捐赠者身份相同。
《巴黎圣母像》
古典主义遗风如何在哥特式雕塑中逐渐消失,而优雅则臻至极端。雕像表面多为凹陷,突起部分缩减到令人只见线条、不见体量的程度。它彻底脱离了物质实体,人物倾斜的姿态几乎与古典的对立平衡毫无关系。在观者前,圣婴已不再是救世主的缩影,而是摆弄着母亲面纱的寻常儿童。
《围攻爱堡》
雕刻在一面14世纪象牙镜架上,起初装的是一块抛光了的金属圆盘制成的镜面。一群骑士正在攻打一座妇女居住的城堡,群骑争夺。然而,战斗场面被刻意设计得毫不激烈。此类器物使用的材料多为象牙等珍贵材料,装饰体裁也多是当时流行的浪漫宫廷文学中的场景。这些故事多由抒情诗人来讲述,爱情的甜蜜与苦涩是他们最青睐的主题。
建筑:火焰哥特式
晚期哥特式建筑或火焰哥特式阶段要追溯到13世纪末,但它的发展却因英法百年战争(1338—1453年)而停滞。“火焰”指的是波动回卷的曲线,是晚期哥特式棱窗格的主要特征。在建筑结构上,火焰哥特式几乎没有自身的创新。
鲁昂的圣马克卢教堂
鲁昂的圣马克卢教堂丰富的装饰清晰地显示出火焰式风格。西立面的两边向后翻卷到侧立面,从而突出了中央大门,形成具有层级划分的形式。作为围栏式元素的山墙饰被摇曳的窗花格侵占,而成为纯粹的装饰形式,塑造了轻快活泼的效果。
哥特式艺术的传播
巴黎地区的法国王室风格受到各国的热切欢迎,并被转变为适合本地环境的各种变体。它在英格兰的影响可见于索尔兹伯里等地的大教堂,以及《玛丽王后诗篇》。它在德国的影响可由瑙姆堡大教堂的雕刻与《勒特根圣母哀子像》来证明。莱昂圣母大教堂则是法国盛期哥特式艺术被引入西班牙的实例。
英格兰
英格兰特别善于接受新的风格。法兰西岛的哥特式风格与盎格鲁—诺曼底地区的罗马式特色相融合,并在此得以进一步发展。
索尔兹伯里大教堂
它始建于1220年,亚眠大教堂也于同年开工。教堂相比紧凑感与垂直感而言,纵深低矮的延伸之感表现得更为明显。
一旦踏入中堂,许多在当时法国教堂内部常见的元素就映入眼帘。中堂墙壁支柱由暗色石材雕刻而成,在其他部分的映衬下脱颖而出。对其独特功能的强调是早期英格兰风格的标志之一,色彩间隔条带的运用也强调了立面的水平性。中堂拱顶的陡峭弧线是它的又一独特之处。拱肋全部自三联拱廊那一层向上升起,使得高侧窗看起来似乎隐藏在各个拱顶之间。
格洛斯特大教堂
建于1332至1357年间,是英格兰晚期哥特式风格的杰出代表,该风格也被称为垂直哥特式风格。垂直上升的效果在格洛斯特大教堂最为明显,壁联柱一直从地面延伸到拱顶。它的正方形东端结构再现了英格兰早期教堂半圆室的样式,拱顶上升的弧线与索尔兹伯里大教堂中堂一样陡峭。另一方面,拱肋具有了新的功能。
亨利七世礼拜堂
惊人的悬吊拱顶将垂直哥特式推到了顶峰。在礼拜堂内部,灯笼般的突起挂在回卷成圆锥形的“扇面”上,拱肋与窗花格式构件混合成为令人眼花缭乱的建筑幕帐。而复杂精美的图案使建筑结构晦暗不明。
《玛丽王后诗篇》
与哥特式建筑一样,英格兰的手抄本彩饰也显示出与法国样式的丝缕联系。之所以今天称为《玛丽王后诗篇》,是因为这部书在16世纪时献于都铎王朝的玛丽王后。大约有1000幅独立作品,其中包括《旧约》与《新约》场景,圣徒生平与狩猎场面。主要画面是具有装饰性的金色背景与建筑框架的彩色绘画作品,而页底饰则为淡彩画。
页底饰描绘着马背上一对带鹰行猎的优雅夫妇,一位骑马的女侍和一位步行的男仆陪伴着他们。这幅取自贵族日常生活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无论是左下方的猎鹰捕捉野鸭,还是男骑者和伴侣的亲昵,途中两人的手指正指向面前的狩猎场面,所有细节都表现得自然得体。
德国
哥特式建筑在德国生根发芽的速度大大慢于英格兰。德国的哥特式雕刻或富于表现、或强烈感人、或栩栩如生,但它们都表达着深切而时有克制的情感。
施瓦本格明德的圣十字教堂
德国哥特式的典型建筑是厅堂式教堂。这种类型出自罗马式建筑风格,侧堂与中堂等高。老海因里希.帕尔勒于1317年开始建造圣十字教堂,教堂内部空间具有流畅延展之感,仿佛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顶巨型华盖。
瑙姆堡大教堂
最知名的作品是瑙姆堡大教堂的雕像与浮雕系列。《耶稣受难》是唱诗班席隔屏的中心题材,它的两侧分别是《圣母》与《福音约翰》。围在具有山墙饰的深凹门廊之中,这三座雕像建构出中堂通向圣殿的围屏入口。通过强调耶稣身体的体量感,他的痛苦就成为一种活生生的现实。玛利亚与约翰恳切向人,生动感人地传达着他们的哀痛之情,前所未有。
这些雕像的哀痛怅惋显得豪迈感人。同样的情感强度也弥漫在耶稣受难场景之中,例如《犹大之吻》,犹大的顺服与圣彼得手挥宝剑的暴烈形成了鲜明对比。瑙姆堡大教堂内部雕刻上仍保留着彩绘的痕迹。
《勒特根圣母哀子像》
哥特式雕刻反映出赋予传统基督教艺术题材以更大的情感诉求的愿望。它最初为个人祷告而设计,通常人们称之为沉思像。最广为传播的形象是以圣母哀悼已死去的耶稣为题材的,称为圣母哀子。
《勒特根圣母哀子像》为色彩鲜艳的彩绘木雕,最初是为祭坛而作。它的主题与风格都表达着虔诚的俗士们所具有的炽烈情感。此类雕像强调个人与上帝的关系。
人物面孔中流露着难以承受的痛苦与悲伤;伤口处的夸张荒诞不经;身体与四肢细瘦僵硬得如同木偶。营造了一种浓郁的恐怖气氛,并引起人们的同情,让虔诚的教徒体会耶稣所遭受的痛苦并分担伤心欲绝的圣母的悲伤。身体外形平瘦,“灰心丧气的”,激起观者产生情感共鸣。这些都是13世纪晚期至14世纪中期北部欧洲艺术的典型特征。
西班牙
罗马式时期,西班牙艺术家们吸纳了法国人的建筑与装饰手法,部分原因是要脱离与其共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穆斯林,实则为了显示他们相对于穆斯林的优越地位。法国风格被认定为基督教胜利的体现
莱昂
莱昂长期以来都是王国的首都。莱昂与法国王室建筑的关联意义重大。雕刻家对法国盛期哥特式雕刻手法的借鉴十分明显。
《新约》中将幼年的耶稣认作救世主的预言家西缅的雕像,雕刻于13世纪末的几十年间,位于西立面右侧大门的门廊之中。这座雕像被拉长的优雅身体、衣袍复杂卷曲的褶皱以及波浪式的浓密胡须,都令人联想到兰斯大教堂的雕刻作品。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