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从规划到落地-从0到1

最近增加了个新的工作习惯,每天晚上一定抽出时间来静坐。

(微信:neutyz,公众号:U-4EverYoung)

静坐时脑海里面会来总结工作,从具体的一项项工作内容开始,可能是项目、产品、技术,也可能是一份业务讨论稿、一张业务脑图、一个产品原型。然后把这些具象化的工作内容,抽丝剥缕,慢慢抽象起来,抽象出框架、线条、逻辑,然后把这些线条在框架内用逻辑来编织成密密的网,这张网我把它暂且称之为自己独有的学习逻辑和方法论。

每当我脑海里形成一张网时,怕自己以后忘记,不管多晚,我都会赶紧把这张网用文字格式化起来,以便以后需要时能够随时查看。

今天来分享又一张新编织的网。

互联网产品从规划到落地

如果让你从0到1开始探索行业机会,你可能会面临下面这些问题:

你如何从某行业入手寻找你产品的切入点?

你如何从某行业切入点开始寻觅你的产品机会?

你怎么来保证你寻觅的产品机会是正确的,并且有可能成功的?

你如何将你看到的机会转化为你想做的互联网产品?

你如何将你想做的互联网产品从规划到落地?

如果上述这些问题你都能够很好的回答出来,那么从0到1的业务产品框架你就基本梳理的差不多了。

下面来具体聊一聊回答这些问题的方法论?

我把这套方法论称之为从0到1做产品规划的方法论,简称“NT-01理论”。(备注:NT是我英文名缩写)

(一)寻找行业切入点

从你想入手的行业着手,先分析该行业当前产业链的情况,找出当前产业链的上下游各角色,建立当前各个上下游角色之间的关系,并抽象出该产业最本质、最核心的供需关系。

挑战现存的供需关系,找到供需关系不均衡的点或面。这个点或面,就是你可以切入行业的点或面。

(二)寻觅产品机会

寻找到行业切入点后,接下来要在这个切入点去寻觅产品机会。

在这个环节,你要做的是在这个切入点去分析该切入点涉及到的上下游,包括上下游角色、功能、实体流通情况等现状。

找出这些现状中问题凸显的地方,问题常常表现的形态为:关系复杂、多角色间资源分配不均衡、多角色间权重不均衡、多角色间信息不对称、多角色间实体流通不顺畅等问题形态。

这些问题凸显的点,就是你将要规划的产品机会。

(三)论证产品机会

寻找到产品机会后,接下来便是要去论证产品机会。

论证产品机会,需要分析该产品将来可能会对产业上下游产生的影响?是否可以解决某些角色在某些场景下的问题?

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论证,并得出论证结果。这个论证结果就是你产品机会是否正确的答案。

(四)机会转化

如果论证结果是正确的,接下来便是机会转化的过程,机会转化就是要把角色、场景、问题串联起来,沿着这个串联起来的主要路径去探索产品的核心业务能力。

这些核心的业务能力,将会是未来产品的核心功能。

(五)规划落地

机会转化后,有了产品的核心业务能力,有了未来产品的核心功能,接下来便是规划落地的具体环节,相信各位产品到了这里,应该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继续往下了吧。

例行总结

上述“NT-01理论”的五段论,基本可以比较标准化来粗略做产品的规划和落地,按照这种理论去做思考,可以快速的抽象出产品框架,完成从0到1的产品规划和落地。

些许妄言

跟同行们交流讨论,发现每次讨论,大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产品人员的等级到底怎么划分?

在这里,我大胆妄言一下,抛出我认为产品人员等级的划分原则,具体如下:

高手:

看问题直抵本质,对行业有着深入、强悍、独到的了解,可以快速把握行业的薄弱环节和未来趋势,善于抓住主要问题的主要部分,能够确立业务产品的正确方向,并沿着正确方向披荆斩棘。

中手:

懂得产品是用来诠释业务、传递业务的,懂得产品是衔接业务和用户的桥梁,能够围绕正确的业务方向,把握核心业务,不跑偏的去执行业务产品。

低手:

可以按计划去迭代产品,但并不一定明白产品是为何而做,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样的业务,该产品方向是否正确?

这类同学可能会具备很好的执行力,能够较好的梳理清楚产品路线图,制作好产品迭代计划,做好设计、原型、PRD、实现、上线等产品兑现的落地工作。

不入流:

天天就知道在嘴上说“用户体验”,没事儿改个按钮改个线,基本落地的工作也做不好,产品想不清楚,研发人员问起来,就知道回复“去参考一下某某产品/某某App,咱们就照他们来做”,每天不是把时间花在业务研究上,而是花在怎么调界面,用什么工具上面来。

为什么说这类产品不入流呢?因为他们不知道业务产品的正确方向,由他来带领产品,只能白耗整个团队的资源,对实际业务起不到大的正面推动作用。

版权说明

本文章所有版权归属本公众号所有,请尊重原创,转载需经过本公众号授权,否则会追究版权责任,如有转载事宜请后台留言沟通,谢谢。

微信:neutyz

公众号:U-4EverYoun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