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创业的误区(二)
今天上班路上看到一家新店——胡杂炸。
紧挨着一条街就有一个“胡炸炸”,在这条街卖的很不错,口碑很好。
这个现象映射两个心理:
一个是创业者很少担心巨头,因为自己目前这点规模,巨头还看不上眼;或者说自己的整个企业就是巨头的某个部分,自己只是走了一个区域差而已。往往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刚在这片有点口碑,隔壁就来了一家仿品,口味、环境都和你类似,但是价格比你低一半,你怎么办?
一个是模仿者,反正都是创业,为什么非要自己趟一条血路,还不一定会成功,现成的经验,投入也不大,别人都已经帮自己验证过了,绝对有市场,干嘛不做?
除了这个,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如大家更熟悉的美食:
小亮蒸虾
生意好的那是不得了,据说老板每年只干旺季,就赚的盆满钵满了。
很快就有了:小靓蒸虾、亮亮蒸虾、亮靓蒸虾、靓靓蒸虾、肥肥虾庄、乐乐龙虾……
关键是别人还开在你的旁边。。
价格还比你更优……
这里涉及需要思考的有两个部分:
第一:你切入的市场容量有多大。
例如后者,这些新进入者不一定会对你产生太大影响,因为卖“虾”的市场足够大,特别是有集中性季节的需求,包括这个产品也有不同口感层级,相对好找到自己的生态位,例如“小亮蒸虾”主打大的小龙虾,且人工刷料,虾肥味美,价位高。其它店可能有其它亮点,各自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人群。
但是如果你不小心切入的是一个市场容量很小,且本身自己也没有核心竞争力,很容易在这样的冲击之下败下阵来。
——往往隔壁开了店才开始担心竞争对手的问题;
——往往只担心竞争对手的问题,根本没有考虑自己切入的市场有多大,核心能力是什么;
第二:用思维淘汰那些用眼睛可以看到的——边缘创新。
1.分析行业,切入边缘。
2.新的商业模式,让对方看不懂。
3.看懂了,他已经做不了,赶不上了。
可惜的是,很多人往往被它能看到的所束缚。
他们只能看到用眼睛能看到的,无法看到用思维验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