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直接改变周围的世界,但是用内心绘制的地图来指导行动。因此,成功的心理治疗是改变个案过去的经验造成的模式。
客观世界跟我们自身的经验有无法缩小的差距。我们脑海中的世界模型决定了我们体验世界所得到的经验,我们如何认知世界,以及我们能够看到哪些选择。
必须时刻牢记,头脑对客观世界的投射、地图或模型,并非真实世界的描绘,而只不过是一个工具,帮助我们在真实世界中更容易适应生活。地图和实景有类似的结构,因此它才对实景中的我们有参考价值。
因此,有两点需要我们牢记:第一,客观世界和心中模型肯定是不一样的;其次,每个人在心中建立的模型彼此都是不同的。
造成模型与实体差异的原因分为三个方面:神经限制、社会限制、个体限制。
一、经验与认知是主动的过程——神经限制
可见光VS电磁波、能见声VS物理震动(海豚)、皮肤的触觉证明人的神经系统影响着经验,神经系统在感知的过程中会有条不紊地扭曲和删除实体的一些因素。这个作用减少了人类体验世界的更多可能性,也导致了我们对事情的主观体验与事实之间的偏差。我们的神经系统天生地组成第一组障碍。大脑和神经系统以及感觉器官主要是过滤性的,而不是创造性的。
二、以社会方式穿越黑色的眼镜——社会限制
社会遗传因素:语言、文化、规则、道德、法律等。 与神经限制不同的是,社会遗传因素所造成的认知局限比较容易克服。
三、一样米养百样人——个体限制
我们基于自己过去的体验在心中构建模型。每个人从过去到现在的个人体验,独一无二,就像指纹一样。这些不同寻常的模型,在行为上组成了一系列独家的兴趣、习惯、喜好、厌恶已经准则。个体限制,组成了每个人细微的差别,这些个人模型中的差异我,可以扭转社会习惯赋予我们的有色眼镜并增加行动中的选择,反之,也可以让我们的体验更贫瘠并限制我们有效行动的能力。
模型与心理治疗
当有人找我们治疗,他们感到痛苦、无力,没有其他选择。但我们看到的不是世界太有限,选择太狭窄,而是这些人忽略了自己面前的更多选择和可能性——因为他们的模型里没有,他们就认为不存在。
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必有一些时期要经历改变的(通常也是必须痛苦地度过以寻求出路)。不同的是,有些人可以难度较小地度过这些关键时期,并用数倍于他人的能量和创造力经历这段时期。但其他人面对同样的挑战,却带着数倍于他人的痛苦和畏惧,那时他们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存。这两类人的基本区别,就是有创造力的、克服困难和压力的人,心中有着丰富多变的模型来解读他们的处境,同时也有足够宽的范围来选择他们摇采取的行动。其他忍受着度过的人,可以做的选择更少,他们手头的选择看起来都不理想——就像生来就要在生存搏斗中失败的人。
我们想知道的是,怎样会使得同一个世界中不同的人有这等迥异的体验?差距来自于他们心中模型的丰富程度。于是,问题变成了:怎样会使人宁可痛苦地面对多变和复杂的世界,也依然坚持在贫瘠而缺乏变动的模型中思考?
实际上,他们在其所知的范围内,选择了他们认为最好的模型。并非他们做了“错误”的选择,而是在于他们现有的选择还不够丰富——也就是说他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不够丰富。
概括化:同一个准则有用或者无用,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场合。
删减:我们排出其他视角,选择性的使用某些角度去看待我们的体验。就是把我们关注的视角从大千世界抽出一个我们可以应付得来的局部。这种关注范围的缩小在某些情况下有用,但在某些时候是痛苦的来源。
扭曲:就是更改我们接收到的感官信号。幻觉、幻想,让我们还没体验过一件事就预先为它准备。用这种方式避免自己体验与他所理解的模型出现冲突。
一个经常被拒绝的人制造了一个概括化模型:他自己是不值得关心的。顺着这个概括化模型,他要么删除关心他的信息,要么把这些信息理解成不真诚。这是一个典型的正反馈循环。一个人的概括化或者期望会过滤或扭曲他的体验,使之与他的期望一致。人们就这样维持自己狭隘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