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又是一年年终时!因为疫情防控,去年在老家出不来,今年却回不去!大部分人都是响应国家号召留在本地过年的。
我的家乡是在福建龙岩的一个小村庄,过年可是家乡一年中最热闹的事情。
提起过年,孩提时代是最兴奋的,因为过年就意味着有快乐的长假,有好多诱人的零食、有新衣服穿、有红包拿……
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放慢了干活的脚步。提前几天每家每户就开始大扫除,罗列年货清单,待到赶集那天,去城里置办各种年货。
还有一个重头戏就是,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年豆腐”,好像春节期间餐桌上的标配菜就是豆腐,豆腐我们方言叫作“头富”,谐音做头(首)富吧!
做好的豆腐要放在米筛里沥干水分,下油锅的时候就不会溅油。这当儿,我们准备好糯米粉、梗米粉做煎粄、芋子粄、薯包子,都是油炸小吃,做这些小吃总是要准备好一天的时间。冬日暖暖的阳光里,一边做一边听母亲又唠叨了无数遍的陈年旧事……
年味就在炸豆腐的香气里弥漫开了。
年三十早上,孩子们早早起床帮着贴对联;待吃团圆饭开始整个村子就此起彼伏地放鞭炮了,噼里啪啦地鞭炮声,像极了在演奏交响乐!
大年初一开始出门拜年了。村里拜年也是异常热闹,村里人很好客。谁到他家去拜年,就一定会抓一大把瓜子、花生和糖塞入你的口袋,直到装满为止,装完还要在你手上塞些桔子、甘蔗等。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乡愁不仅是因为那里有我熟悉的父老乡亲,更有那舌尖上的“家乡美食”。
家乡过的年才有年味!耳畔适时传来了水木年华的“在他乡”——我多想回到家乡,再回到她的身旁,看她的温柔善良来抚慰我的心伤;就让我回到家乡,再回到她的身旁,让她的温柔善良来抚慰我的心伤……
如今,故乡的青山依旧,绿水依流,故乡的炊烟也离我愈来愈远,我难以再见徐徐升腾的炊烟。但是,无论我在哪里,在我的记忆深处,儿时故乡的袅袅炊烟,让我刻骨铭心,让我永远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