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初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对作者于妻子感情的这一段描写,并没有多大感触,反而觉得作者过于矫情。你妻子在自家院子里栽棵枇杷树,人死了,树大了,你就喋喋不休的念叨个没完?人家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功在万代,也没见人家说什么呀?
可而今再读之,就全然不是这种感觉了。细读之,有如牛毛细针刺入心扉,隐隐作痛。
只是,我当时真的不懂恋人之间的感情而已。
感情,有时候真的不是用言语所能够表达清楚的。就像有些人恋人素未谋面,而彼此间却已经下定决心此生非对方不娶不嫁一样。
当然,古人惯于以物寄情的写法,表达通常都比较含蓄,不像我们这么直白。
前两天整理苏东坡先生的资料,当读到东坡先生在妻子王弗去世后,亲手在埋葬妻子的山头种植了三万株妻子生前最为喜爱的雪松,以寄托哀思时,我心里猛的痛了一下。
若是真爱,三万棵树又岂能表达我对你的感情?若是没有你,此后天涯茫茫,红尘滚滚,千山暮雪,万里层云,只影向谁去?
夜以继日的相思之苦,夜以继日的牵肠挂肚,只是因为我真的爱着你而已。
在王弗去世十年之后,东坡先生还是无法摒弃对王弗的款款深情和浓浓思念,而写出了这首千古第一的悼亡之作,只能说明他们真的爱过,如此而已。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这首《江城子》不仅让千百年来与他有同感的人肝肠寸断,念念不忘,引申到了金庸的《神雕侠侣》里,这首词竟然成了杨过为小龙女跳崖殉情的引子。
金庸先生在小说里是这样描述的:
霎时之间,杨过心中想起几句词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是苏东坡的悼亡之词。杨过一生潜心武学,读书不多,数日前在江南一家小酒店的墙壁上偶尔见到题着这首词,但觉情深意真,随口念了几遍,这时忆及,已不记得是谁所作。心想:“他是十年生死两茫茫,我和龙儿已相隔一十六年了。他尚有个孤坟,知道爱妻埋骨之所,而我却连妻子葬身何处也自不知。”接着又想到这词的下半阕,那是作者一晚梦到亡妻的情境:“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想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不由得心中大恸:“而我,而我,三日三夜不能合眼,竟连梦也做不到一个!”
于是乎,生性偏执的杨过,在万念俱灰之下,毅然跃身跳下了绝情谷的万丈深渊。
读过金庸小说的人都知道,在金庸小说里,若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自然首属乔峰、郭靖。但若说到对妻子的情深义重,至情至性,只怕是无人能与杨过比肩了。虽然江湖上流传有“一见杨过误终身”的说法,但究其原因,难免有些过于牵强了。
在《神雕侠侣》里,与杨过有过交集的女子有七人之多,这七人中就包括郭襄,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完颜萍,小龙女,以及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心中真正所爱是杨过的郭大小姐,郭芙。
程英,陆无双二人为杨过抛尽韶华,孤老终身,这个自不必说。但若说到最可怜的,当然还是非公孙绿萼与郭襄莫属。可细读起来,公孙绿萼的可怜度似乎却又比郭襄高了一个层次。
佛家说,万事皆有因果。杨过与这些无辜受情所伤的女子的因果,又何尝不是因小龙女而起。典型的就说陆无双和完颜萍吧。
杨过之所以死皮赖脸的喊陆无双“媳妇”,最初原因还不是因为在陆无双危难之际,对小龙女思念情浓的杨过竟眼花缭乱的错将身着白衣的陆无双看成了小龙女。而亲吻完颜萍眼睛一事,也是因为杨过在完颜萍的眼神中看到了小龙女的影子。
所以,究其原因,杨过的多情,似乎全是因为小龙女而起。只是我们习惯性的在同情郭襄和公孙绿萼之时,总难免要说上两句杨过薄情无义而已。
爱一个人,就一心一意去爱,永不言弃。
这一点,在杨过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细读整部《神雕侠侣》,正像有些人说的,这似乎就是一部“姑姑去哪了”。杨过从一开始就在寻找小龙女,到了结尾还是在寻找小龙女。情重之时,竟然苦苦煎熬等待了一十六年,最终在两人相约不见的情形之下,杨过毅然为对方殉情,舍出了生命。
反观小龙女呢?
我觉得小龙女对杨过的爱情,多少都有点不尽人意。自己心灰意懒之时,竟然要自暴自弃的嫁给公孙止这个人面兽心的东西咱就不说了,单说她这个动不动就搞失踪的玩法,就够让人头痛。小龙女的行为,有时候真的难免让人感到唏嘘不已。
若非杨过一而再再而三的苦苦挽救他们的爱情,只怕他们二人早已经分道扬镳,一别两宽,各生安好了。那里还会有什么“十六年之约”?
杨过的深情不仅为他的感情觅得了最终归宿,也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与深情共白头。只是这期间的苦苦煎熬和苦苦等待的滋味,只怕只有他自己知晓了。
别人,那怕是小龙女,也终究是无法感同身受的体会杨过的相思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