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不知不觉在加拿大的第二学期也要结束了,自己改变了多少呢?自我感觉总是不准确的。留学这件事是一个围城,城外的人想回来,城内的人向外张望。我个人感觉是国外的学习更加紧张,因为学期周期短,书又是英文的,平均分也压得低,所以比国内压力要大,也比国内学到的多。但是,得注意,我们使用的是国外教材,对于我这种志向回国的人来说,中国与国外的大环境差异可能会导致水土不服。
但是绕来绕去,其实习惯了就好了,人的适应能力是强大的。我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在不断适应,从初中离家学习开始,大学去了遥远的北方,现在来到了加拿大,我一直在适应着急剧变化的环境。或者,我驱使我自己去选择不一样的远方,我在测试自己的适应能力,给自己强压。最后的结果是,人类总能适应,最初的痛苦与不适只是一个阶段,到后来就淡然了。学习也是这样,刚开始涌入的新概念、新方法让人恐慌,见多了,熟能生巧就行了。
所以,往后退一步,就可以看到适应新事物的一个过程大约是:不适反抗---适应---改变。看到这个变化的轨迹之后,在面对新挑战前就不会发怵了。因为我了解,一定会有痛苦的部分,熬过那个部分一切都会平静下来。让我往前走的力量就是:我知道一切都会平静下来,一直都是。那么与其站在原地,不如往前多迈几步。
最近我在一个社群里面潜水,观察其他人的发言,分析他们发言内容的出发点。我发现,很多人都提到了眼界这个关键词。眼界,对我来说非常虚无缥缈,因为难以测量,没有着力点去训练。有人说旅游,但是很多人去了很多地方,也只是发一发照片集一圈赞而已,有什么意思呢?有人说阅读,但是读什么、怎么读、读多久也是问题。
我现在觉得眼界大概是从两个要点发展而来的:
1.时间线。有些人只能看到几个月后的事情,有些人可以为今后几年做打算。时间框架的不同就会有产生很大的行为差异。几个月后的有考试的话,那么就会每天围着考试转,学学学,但是为几年打算的话,眼前的考试其实不太重要,而是在未来几年我需要什么,我现在应该准备什么。
2.思考对象。有些人只会考虑自己的事情,即使进行很深的谈话,也三句离不开自己的事情。我打算.....我计划.......我觉得,这种考虑本身就说明潜意识里面觉得世界是绕着自己转的。不是哦,世界不会围着我转的,我早就知道了。所以我会遭遇不理解,不支持,因为世界本来就没打算合我意。这样,不如直接反转一下。问自己“世界需要什么?”而不是“我需要什么?”有句话叫做:怎样让别人帮助你,那么就让他真心想帮助你,让他获益。从他人角度看到别人的需求,找到他人需求和你需求的交叉点,从交叉点开始说服他人。这样,根本不用激励、或者施压,他人就会非常乐意配合你了。在实现自己目标之前,要先尝试去实现他人的目标。
还有一个法则我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总是和别人选择一样的话,你就会变成大多数,大多数就意味着平庸。求安全感,最后反而是最不安全的。因为,平庸意味着可替换,可抛弃。这么想,我就不怕和别人想法不一样,目标不一样,决定不一样,行动不一样了,因为本身我就没打算和别人一样呀。
下周开始,更两次吧。要拿输出倒逼输入。现在的写作强度还是不够,远远没有达到我内心的线。
在看的书
Free agent nation Daniel H. Pink
Value proposition design Alex Osterwalder, Yves Pigneur.....
Bringing down the house Ben Mezrich
看完的书:
Smart poeple should build things Andrew Yang
Brand you 50 Tom Peters
Different: Escaping the competitive herd youngme M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