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6 不设定1:不跳步

所谓当下,就是没有设定,只是面对此时此刻。




我有一个沟通上的坏习惯,就是下意识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上,在和孩子回应时容易跳步

比如:

场景一:

家里在整理物品,翻出一瓶未开封的番茄酱。因为觉得热量高,一直都不吃。以后也不会吃。所以我说扔了吧。

孩子过来看了看,说:咦,这个番茄酱瓶子做个装饰蛮好看的。

我:算了,还是断舍离吧。

孩子悻悻地说:我说不扔了吗?!

——天聊死了。

正常的过程应该是:

我:哎呀,这瓶番茄酱一直没开封,说明我们是真不想吃它。还是扔了吧。

孩子走过来,看看说:咦,这个瓶子做个装饰蛮好看的。

我(仔细看看瓶子):是的,确实挺好看。

或者——

孩子走过来,看看说:咦,这个瓶子做个装饰挺好看的。

我:你不说我还没发现,瓶子的确很好看。

孩子:那我们还是留着吧。

我:我觉得我们家还是简洁一点好,还是断舍离,扔了吧。


这样都行。唯独第一种不行。

因为孩子说的是“瓶子好看”,而我回应的是“扔了吧”,答非所问。说的和回应的是两条线。

我的思路里有一个设定,就是下意识认为孩子说瓶子好看,就等同于她不愿意扔,要留下来。所以我潜意识就自动进行了设定和判断,自动进入下一句“不要留了,还是扔了吧”。

而事实上,孩子说瓶子好看,有可能下一句是我们留着吧,也有可能仅仅是说瓶子好看。

我一直说我说话是就事论事,孩子一直反驳说你才不是。我辩解说就是。

现在也明白,这个分歧也是因为此。分歧在于我的就事论事里有一部分是我潜意识里设定的(我以为的)事实。


场景二:

孩子情绪正常,拿手机上网,喊我:哎,你看,这双鞋子蛮好看的。

我:不买。

孩子(愤愤地):我说买了吗?嘁……(转身走了)

————————

这个错误,也是因为我潜意识里有设定,听到孩子说鞋好看,我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潜意识的自动反应是“前两天不是刚买过鞋了吗?这咋又看鞋了。不能再买了。”

所以脱口而出的是“不买”。

这中间跨过了很大一个步骤,那就是关于鞋型的信息和判断,也许孩子仅仅是因为前几天上网搜过鞋子而收到了推送,或者收到其他信息,顺便看到了鞋子。也许只是看了分享一下,甚至讨论完了还会说一句“尽管这双很好看,不过我更喜欢我刚买的”。

也许看了这个推送,觉得这双比自己刚买的那双更好,更心动。但也许只是心动而已。

她没有一个字提到要再买。而我的潜意识却设定了她的表达意愿,并自动帮我进行了评判,然后自动自动回答。


场景三:

孩子拿着手机,页面上是两地之间的机票列表,一边说:其实也并不是飞机一定比高铁贵。你看这个——

我:瞟了一眼,嗯。你今晚或明早上淘宝看看有没有从西宁到西藏的旅行团。

孩子:哼!你回应的和我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转身气愤走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60 用感恩仪式做减法,家中常见21种杂物 4486次阅读 2018-03-10 袁春楠:脱胎换骨的人生整理术 ...
    风水宝地阅读 825评论 0 0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564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3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