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觉醒这两个字,就让我想到了冥想,作为一位冥想者,其中的好处,本人也是深有体会的。果不其然,书中有专门介绍冥想的地方,看来冥想,确实能让人对当下更觉醒。
这本书的内容不是很难理解,作者将很多书籍的内容组织了起来,同时还有经验体会,其中有《好好学习》、《刻意学习》等,作者以前曾过的浑浑噩噩,通过阅读改变了他,天天反思总结,笔根不辍,没想到自己也出了一本书。
书中说:写文章,就是要写自己感触最深的点,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点是绘了一张图,人的成长分了三个区(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最好的方法是处在拉伸区(舒适区的边缘位置)。
这样我们既不会感到太困难,也不会太舒适,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从而放弃目标。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而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舒适的,舒适却不能让我们进步成长,甚至会堕落。
有些人制订了一个学习计划,就会严格按照学习计划来,一旦今天有什么状态不舒服,也不知道变通,灵活性不够。而且这个计划负担很重,一般人很难长期坚持下去,放松下,就很难撒手,觉得学习真是个负担。所以我们学习要劳逸结合,既不太难也不太舒服,采取中庸之道(最早是孔子提出来的,几千年前就有了,看来古人对待问题的看法和我们是一样的),也就是我们要处在拉伸区,这样才能持续进步。有个很好的制定计划方法:设下限,不设上限,下限一般都能轻松达到,通常会感觉做这件事也没那么难,于是就会开心地进行下去,在不知不觉中,这件事情已经做了很多,效率提高了,每完成一项任务,对我们来说成就感就会越强,信心也上来了。
人生五大件:早起、冥想、阅读、写作、运动(按照我自己的生活方式排序),特别值得学习的是:在运动后的1~2小时内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脑力活(阅读或者写作),这点深有体会,每次运动洗完澡后,人很有精神,特别能感知当下,思维也活跃,看书时难懂的地方,也通透了。
就这么多吧,写感想不是要总结叙述,而是要将对我们有感触的一两个点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