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炒了个菜,因为中午吃得早,晚上早早就有点饿了,所以再做的时候怕不够,就弄多了。
但是吃饱了后,我见盆里还有一点就硬撑着吃完了。为什么要把最后吃完呢?
1.因为如果不吃完,就说明我预估错了
预估错了就会是我错了
我错了就是我不好
不好了我对自己就没有信心了
我对自己没有信心了就会破罐子破摔
破罐子破摔了就会看不到希望
看不到希望就活着没有意义。
为了使自己活得有意义,生命有希望,我不能让自己错,也一定不能承认自己错。
为了不让自己错,我自欺欺人,信念说把菜吃完了,就是说明你是刚刚好的,就是预估得对的。
可是现在肚子很撑啊,不舒服啊!信念说没事的,等会儿就消化了,可是,如果顿顿都这样的话,我什么时候才舒服?又怎么不长胖呢?
自己的模式:即使错了,也不会回头,害怕看到是自己不好。
2.如果不吃完就要倒掉——〉
就好浪费钱,就是一个不节约的人——〉
就是浪费粮食可耻——〉
就内心觉得不安,不安的是我应该做一个好公民——〉(做个好女儿,听权威的话)
不然就会被惩罚(会教训)——〉
就会一切都白做了——〉
人生没有意义
已经是我自己用钱买来的,是吃还是倒掉都是我的权利,根本不存在我不好一说。
是不是好公民又有什么标准呢?我觉得应该是不伤害别人和公共利益就行了。
如果我不好了就会受到惩罚吗?不好不是应该让自己如何变好吗?为什么要去惩罚自己呢?再说呢?这世界并没有惩罚一说,都是在按照能量法则在运转,这些不是别人说了算,而是自己在创造。
3.倒掉了就有残缺了(一部分吃了,另一部分扔了,对菜来说很不公平)
——〉就觉得对不起它们
——〉就内心不安,不安的是没有做到公平
——〉就会有吵闹
——〉就不和谐了
——〉就会混乱
——〉就会自暴自弃
——〉就看不到希望
——〉白活了,人生没有意义
菜吃不完是常有的事儿,因为食物本来就是我们可以选择吃与不吃的,所以,也不存在对不起他们。公平的真相不是一定要一模一样的对待,也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样的对待,就像这个世界没有相同的两个人和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角色,各自的体验。
模式:很守规则,觉得这样才不乱,才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