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新画卷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党员则是党在基层的细胞,特别是农村党员,作为乡村发展的“先锋队”和“领头雁”,其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在新时代农村发展面临诸多新机遇与新挑战的背景下,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精准施力,才能绘就农村党员的崭新画卷,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丰富内容,调色盘里调出“实用色”。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内容是否实用,直接决定了培训的价值。以往部分培训内容存在“高大上”但不接地气的问题,理论讲解多,与农村实际结合少,导致党员“听着激动,回去难动”。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和党史教育,让农村党员深刻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要聚焦农村发展需求,增加实用技能培训,通过开展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培训,让党员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致富能手;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帮助党员利用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农村党员学得会、用得上,提升他们引领乡村发展的能力。

创新形式,画笔之下绘出“生动图”。传统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往往较为单一,以集中授课为主,党员参与度不高,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在信息时代,农村党员的学习需求和接受习惯发生了变化,创新培训形式迫在眉睫。要充分利用线上资源,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开设“微党课”“云课堂”,让党员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结合实地观摩教学,组织党员到先进乡村、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等地参观学习,亲身感受成功经验,拓宽视野。此外,开展案例教学,选取农村发展中的典型案例,组织党员进行讨论分析,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激发农村党员的学习兴趣,让教育培训更加生动有效。

健全机制,画框之中装稳“长效画”。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健全的机制来保障。然而,培训机制不完善、培训计划不严密、培训考核不严格的问题依旧客观存在。为此,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培训规划,根据农村党员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等,制定个性化、分层次的培训计划。要完善培训考核机制,将党员的学习情况纳入考核体系,通过理论测试、实践操作、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检验党员的学习成果,对表现优秀的党员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参加培训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要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校教师、基层干部和技术能手担任培训教师,为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