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8日星期三
昨日因想到为什么hc姐姐来我们要承担一切费用,而我家爸妈、姐弟来他们自己承担路费,而我付吃喝玩钱。就觉得心里不平衡。
但是细想,如果我姐弟让我付路费我也是愿意的,只是他们赚钱能力都有,我也就没做。
在晚上这种心灵比较脆弱的时候,想的都是一些钻牛角尖、心情不顺畅的事儿,早上一起来和hc沟通完,坐在办公室打字的间隙其实也没觉得什么了。
因为hc说hyr回老家2个多月,姐姐带着出去玩、吃喝等费用,实际上也不少,加起来也千把块钱,和他们来也抵了。
想起过年回家,每天好吃的牛羊鱼鸡猪,年货等,也不少钱,我和hc从未出钱过,只是压岁钱给老人,老人又给孩子。想起小时候在河西村过年,妈妈说他们出钱买年货要1、2万,着实不少,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吃饭呢。
其实隐形的就是姐姐、姐夫家出钱。
而他们计划每年出来,说实话,路费2k+门票700+住宿600+吃饭400=4k左右也没多少,况且婆婆和我们去玩也要开两间房,相当于他们只花了路费+门票=2.7k,也没多少钱,毕竟孩子回老家2个月,无形中也有这么多钱。
发现内心中要的公平就是大家花费差不多,而不是只有一个人出钱。
但是细想下,我只看到自己付出的,没看到别人付出的,导致觉得自己花的很多,实际上一样的。
Hc这方面比我成熟,难怪他说我像小孩子。
其实我也搞不懂像小孩子具体表现是什么,就是想法单一、情绪化,这一刻就这么想,别人劝劝也会想的全面些。
嗯,和他在一起确实比较好,想法全面些。
想起爸妈在家和大伯家好似也是这么承担责任。
爸爸在郑州收入高些,大伯在家照顾老人多点,出力多点,我爸就出钱多些,实际上细算,可能也没出太多,毕竟有五兄弟姐妹,并且爷爷之前收入也高。
其实钱的事儿最不应该消耗注意力了,就像hc说,多1k少1k,多1w少1w也没有太本质区别,与心情不好纠结、注意力消耗、时间浪费方面相比,后者更重要,前者花就花了。思维注意力在后面,收获个人成长、收入、健康都是很好的。
我发现自己还有个方式,就是心里话说出来太直白,就找个迂回的说词,比如想到姐姐最后给我钱,我尴尬。实际上就是不想多付,其实全面看下,也没多付。
Hc精明的很,信任他。
但是我也要有自己想法、自己经济独立,也不能太恋爱脑,才回归理性正常。
夫妻感觉是90%或80%信任对方,但是20%左右还是留给自己,因为自己娘家人才是从小到大养大自己的人,天生就会为娘家人考虑,这也正常,人之常情。
而老公为婆家着想也正常。
之前看到hc给俩娃买手表,加起来1、2k心里不平衡,觉得为什么不给我家孩子买。
后来想想,可能他看到的是姐姐为父母付出,而自己没怎么付出,就为下一代,也正常。不在家也挺好,最起码出的份子钱就可以给孩子们买真正需要的东西。
在老家一堆送礼破事儿,但是也离不开家里亲情,这也是一种平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