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创业者《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读后感

        文章阅读了近1小时,可以理解为一个北京有房金领家庭,抗重症IUC的一个典型案例。

一、老人买保险   

        一直以来,有很多朋友并不关心自己的保障,反而问我已经六十多岁的父母还能不能买保险。

事实是,由于身体健康和年龄的问题,老人的保险已经非常难通过核保,且保费极为昂贵。

超过50岁的人极少有健康良好的,血压、血脂、心脏等等的不良指标,都是倒在核保关口的红灯。

就算幸运的通过了健康核保,因为年龄导致的高额保费也造成老人保险的性价比极低。

以重疾保障为例,在45岁以后,基本都是倒挂。列如:50岁 交10年,每年交5万,保额50万。

二、治病有医保就够了?

        ICU一天2万,人工肺开机6万、一天2万,医疗专机50万...当家人重病抢救时,一个在北京有住房有几百万的殷实中产家庭,被ICU瞬间掏空了全家财产,可见很多家庭的资产防御性配置是严重不足的。

        很多朋友要不然就过于自信自己的投资、对保险嗤之以鼻,要不然就过于重视分红型保险,对非常重要的消费型医疗保障一无所知,甚至认为重疾和医疗是一回事、医疗有社保和公司就够了。

        有些中高端的医疗险,一年也就几千块钱,可以解决100万+的住院医疗

三、别说自己不在乎这50-100万

        当面临着真正生死攸关的抉择时,又有几个人能够有这样的洒脱说:钱用完了就不治了,我死了算了?

        也请大家在为自己配置保障的时候,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不负责任的把自己和家人至于未来不可控的风险之下。

        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重疾保额最好不要小于一百万人民币,3-5倍的年薪作为保额参考,8%-12%的年收入是保费的参照合理范围。

        一定要有一个最后抗风险的底线。


      最后说下,为了过的更好,所以我们才更需要保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珠海虽然进入了冬天 但是我却喜欢这种天气带来的格外“温暖” 每一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走在上班的路上 阳光穿过云层透...
    一只独自游水的鱼阅读 1,459评论 1 1
  • 太极思维纲要 徐怀清//著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思维方式的区别 第二章 太极的系统思维 ...
    焦作太极徐阅读 5,192评论 2 13
  • M先生,您好。很高兴在我最落魄的夜晚,遇见了你。 我想在那个只有窗内和窗外的夜晚,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看...
    过街的猫阅读 4,946评论 11 7
  • 2018年1月23日 晴 心情一般 二十一天的内训进入倒计时了,内训期间每天都在不断的往大脑里面装所...
    段有群阅读 1,342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