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我一直都觉得他会变好。可是,都被一次次的失望碾压。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也不知道,他这样做的底气是什么?
站在我的角度想不明白,就站在他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
思来想去,觉得它一定是一个把自己失败进行了外归因。比如,归因于某次活动遇到的对手太强,归因于外部环境对他的不利等,就是没有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几年前的一个秋天,老公打电话告诉我,说“他”一直看手机,有点不寻常,问题在哪?不清楚,关键是这个问题还不能直接问。
我告诉老公,不能问就不问,事情是一直发展变化的,我们就以不变应万变,一个字:“等”。
果然,没出三个月,他来了,在网上赌博输了钱,除了借朋友的钱外,还借了高利贷,利滚利,已超出了他的还款能力。才不得不把这个问题说出来。
记得当时给他讲了网络赌博和借高利贷这些陷阱及其危害性,他痛哭流涕,发誓再也赌博和借高利贷了。
想着谁还没有犯过错啊,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于是,大家一商量,让他把所有的欠款列个清单,家人帮他还上,他保证再也不进行赌博、网贷等活动。
可是,又隔了两年,当他再一次被债务压得无法走下去而求助我时。我非常冷静的告诉他,我无能为力。
因为我觉得,都已经是成年人了,要有自己的底线,不能一错再错。
可是,家长选择了再次相信他,二次帮他还了网上的的欠款。
当然,换来的还是他的“再也不干了”的保证。
父母忽视了当一次“保证”是无效后,那么这廉价的“保证”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有人说,出轨有一次就会有无数次。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如此。
时序推进到去年,同样的错误他犯了第三次时,我的眼中已无他。
因为我觉得,人可以犯错误,因为错综复杂的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疏于某些底线的建立,犯第一次错误后的原谅是让你建立底线的,绝不是你肆无忌惮地继续犯错误的借口。
可是他的家人不顾亲戚的劝阻,再次为他的错误买了单。结果肯定是他的“保证”还是一个象前两次一样的、一文不值的“伪保证”,然后为他下一次再犯错做的准备罢了。
果然,前天,它又犯错了。
这次,不仅我觉得无语,连他的家人都觉得无语了。
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家庭中如何在传承中华美德中建立自己的家规家风;我想到了宽恕错误不能变成纵容错误的再次发生;我想到了慈母多败儿中的“母”怎样“慈”才能不“败”儿;我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