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非暴力沟通》的第五章——第八章
在现实生活中,我自认为是一个“非暴力”的人,从来不乱发脾气,与人相处都是以和为贵,即使遇到非常棘手的事也总是能心平气和的静下心来处理。
但是我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善于沟通,准确的说应该是不会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却总是觉得对方应该懂。
读了《非暴力沟通》这的5—8章之后,受到很大的启发,懂得了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请求,才能让对方接受到正确的信号。
请求要具体,要具体到某件事情,因为对方可能猜不到或理解错误。
请求中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如:我希望你有点责任心,责任心是抽象的东西,对方很可能会理解为你对他不满,会引起对方敌意,反而将关系闹僵。本身教我们要将这个请求换成具体的行为和事件,比如:“我希望你能多分担一些家务,多帮我照顾一下孩子”,这是具体的两件事情,对方很可能同意你的请求。
要请求他人做什么,而不要请求他人不要做什么。
例如:一位女士请求他的先生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三个星期后,他的丈夫报名参加高尔夫球比赛。实际上,这位女士是希望 他的先生能有多一点的时间陪自己和孩子,因为这个女士提出的请求是不要的请求,并没有告诉她先生应该怎么做,导致事与愿违,没有达成沟通的预期目的。
在生活中我经常会无意中用到很多的疑问句,当孩子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的时候,我会说:“你不能把玩具捡起来吗?”,其实我想表达的是,把玩具捡起来,但是这种表达方式往往会让孩子觉得是单纯的批评和指责,会让他产生更强烈的抵触心理。与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背道而驰。
在非暴力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真诚的倾听别人,上帝之所以给我们创造2个耳朵,一个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用心感受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的理解他人,并给予对方反馈。会让对方感到你的关心,对方也会敞来心扉表达自己的想法,沟通起来才会达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