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4年,画家兼诗人冬子花了4000元在终南山租了个小院20年,过起了“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火了整个朋友圈。当时,我正好到太行山登高,住在涯林大哥山上的小院,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一把这种借山而居的生活。涯林大哥很多年前就在山里作画,置下院子已3年有余,不管是冬日暖阳,雪满太行,还是草木葱茏,今天我们来感受下这山中小院一年四季的好时光。
(原创) 文丨爱你菜,图丨涯林 &爱你菜
第一篇【冬日暖阳】
第一次上太行山,看到这个院子时,真的有种陶渊明诗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冬日暖阳里的山中小院,让人感觉格外的温暖。
一直听老饕说起安阳的老哥在太行山上置了个院子。那时,我对太行山没有概念,只知道文人墨客总爱画太行,但印象里,总是光秃秃的山,大片大片的岩,似乎不见稻米花香,很难想象为何要在这样的山中置居。2015年元旦,冬日暖阳照在院子里,就像一幅暖色系的油画一样,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老饕总是很向往,一直想到山里住上一阵。院子里风光甚是美好,抬头就是水墨画的山,和一碧如洗的蓝天。
爬上房顶平台,红砖墙配着屋顶青石板的瓦,虽然鱼池已经封了厚厚的冰,但环绕在竹篱中的院子里傲立寒冬的几棵翠竹,顽强的小草坪,相映成辉,别有一方冬日暖阳的美好意境。
还有白墙上挂着的串串金黄的玉米棒子,山里人家每天抬头就是绝美的风景…
山上气温比山下至少要低几度,所幸天气晴好,把里屋的椅子搬到院子里,往玻璃瓶子里灌上热水暖手,拿本书,正好在可以在院子里晒太阳。
看着院子里的篱笆墙,仰望湛蓝如洗的天,阳光晒到身上暖洋洋的,抱本书等候爬山的家人友人,心里平静而又喜悦。
太阳落下后,汉子们爬山归来,从邻居家借了笨鸡蛋,我们洗锅、烧火烹调,浓浓的柴火香升起,满满的生活气息,就像回到小时候记忆里的幸福时光,那里只有欢乐,只有炊烟袅袅,没有烦恼。
山里的夜,冰冷刺骨。带了个电磁炉上山,吃火锅的时候,因为山里还没有拉高压线,灯光都暗了下来,根本无法置办暖气。为了取暖,我们喝高度的白酒,吃羊肉,烧了柴火,围着炉火聊天,日子简单而快乐。但钻进被窝的霎那,真的是冷啊~
早上第一缕阳光晒到被窝上的时候,格外的温暖。窗外喜鹊也欢快地叫着,山中早晨真美…
就这样住了三个夜晚,每一天内心充溢着满满的幸福感,远离烦嚣,似乎所有的压力和烦恼都遁无所踪。只是离开的时候,是那么的恋恋不舍。
第二篇【雪满太行】
盼了一年,奔赴“雪满太行”而去,却终未见霜雪,就像那年我在德国等到1月,一直没有见雪的踪影。北方人无法理解南方的孩子对雪的期待,那一年,欧洲遇上百年难得一遇的极寒,竟是我离开之后大雪才来。当朋友发来我宿舍窗外大雪的胜境,内心感慨万分:“到底是我太过炽热,还是与雪无缘?”连太行山的霜雪也如欧洲那年,在我们离开后,大哥发来照片,我终于看到了太行山的霜雪。
还是爬上房顶,金黄的玉米棒子稀疏了,霜雪爬了一身,听说这书上白色的霜花叫树挂,在山中摇曳,甚是好看。
搬到室内茗茶,三俩知己盘腿而席,窗外是披了一山的霜雪,室内因为有滚烫的茶和意趣相投的友人而温暖了一室。
靠近窗前,一缕光洒下,这样的雪满太行是否就是我们诗篇里的梦境?
听说今年已经拉好了高压线,真想带个电暖炉再去看雪满太行啊:)
第三篇【春暖花开】
转眼间,就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
涯林大哥是大学里的美术老师,并没有常年在山里住。开学的时候,一边教书、作画,一边照顾年迈的母亲。寒假的时候,和友人到山上赏雪写生,暑热的时接上老母亲到山上避暑。
春雨绵绵的时候,上山来看看院子。
沐浴在春雨下,莺飞草长,院子里开始生气勃勃。
山中路旁折的一颗枯枝,还挂着些细小的红果,在瓶子里有种川濑敏郎《一日一花》里头的禅意。
春暖花开的时候,又再上山收拾他的小院子。
在门前钉个花架,修剪花枝,等待爬墙虎爬上竹篱和院墙……
门前那几颗未长成的翠竹也长高了许多 ,矮竹也开始茂盛起来。
大丽花已经开始怒放。
冰封的池塘已经化开,莲花浮在水面上,鱼儿在水底欢快地游,春天来了,满满的生气铺满了整个院子。
别以为这样就大功告成了,大概是画家都有审美强迫症,大哥大嫂开始修剪草坪……
这下清爽多了……
打开炉灶,在嗞啦嗞啦声中,大嫂开始准备午餐的简单菜肴。
在院子里打个秋千,喝口热茶,山里凉爽的夏日就要来临了,把家人和母亲接到修葺好的院子里来好避暑。
早起写生,午后陪老母亲说说话,喝口茶,山里简朴生活,素淡的小日子……
借山而居,他用这个院子最好地诠释了对生活的热爱。
后记:去年上山,我记得大哥说山中农户基本都搬下了山,农舍和院子基本都卖给了城里人。现在整这片山上都不到几十户人家,大多被美院和美术系的教授和老师买下做工作室或度假写生…大哥怂恿我们买个院子,平时可来度假,退休了可在山中颐养。说真的,有几分心动,只可惜离我们生活的城市实在是太远。
前几天,我向问大哥问起山上买个院子的事儿。大哥说现在山上的房子已经没有了,有几个朋友现在也还正找。看来,借山而居,觉悟也要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