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稻作文化的印记》——以杭嘉湖平原为例 (启正 俞航君)

导学案:回顾湄公河平原水稻种植的自然环境条件及相应的稻作文化(自我探究)

师: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条件怎样?

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师:稻作文化印记有哪些?

生:以大米为主、水上木偶戏,高脚屋,

师:我们身边有没有稻作文化印记

生:粽子

师:图片展示,定胜糕(什么时候吃,为什么吃)、清明团子(什么时候吃,为什么吃)、农村茅屋

师:定胜糕引导:战争——朝代——人物(岳飞);清明团子(祭祖)

过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师:显示浙江地形图,问那些地方大面积种植水稻

生:浙北平原

师:今天以杭嘉湖平原为例,先说说它包含哪些地方?

生:杭州、嘉兴、湖州

师:杭嘉湖平原的地理位置

生:中纬度地区,北温带,浙江省的北部。

师:小组讨论,杭嘉湖平原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1分钟)

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京杭大运河流经,水资源丰富;冲击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师:出示历史资料,分析有利社会条件。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兴修水利,政府支持,新稻种引进,优质的耕作技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师:如今的杭嘉湖平原,分析科技条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师:视频:无人机

生:科技提高产量和效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反思:①引导过于复杂②高脚楼下面放农具与水稻种植无直接关系。③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评价,略过学生回答结果直接说出答案。④增加稻作的精神印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课前完成湄公河平原的导学案 师:自然条件 生:水网密布,高温多雨,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总结补充 师:稻作文化的印记...
    陈燕燕l1994阅读 4,123评论 0 0
  • (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影响温度的因素(11个) 2 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11个) 3 影响气候的因素(4个)/...
    携喻阅读 5,062评论 0 2
  • 高中地理小包老师(2016.4月版) (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影响温度的因素(11个) 2 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
    携喻阅读 5,065评论 0 0
  • 水儿是我的茶名,好像打小儿就爱太阳。 刚有QQ那会儿我的网名一直叫“水纯”,一度签名是“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看太阳...
    娜没问题阅读 3,764评论 0 0
  •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变了一圈又一圈。兜兜转转,我们长大。最终成了一个自己也不愿意接受的人。 小时候身边有个朋友...
    嘣怀阅读 3,95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