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小记 20230515

      已经过了杨柳青青的季节,冒着35度的高温,我和妈开车去了杨柳青。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而且各个景点人特别少,简直像我们的专场。

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里几乎没有人,我和妈胜似闲庭信步,喜欢什么,就停下来静静地看,讨论几句。

      有图片,有实物,看了泥人,看了剪纸,知道杨柳青木板年画的制作过程,勾,刻,印,绘,裱,有些小院落摆置的跟真的似的,杨柳轻抚,小孩子在树下玩耍,打陀螺,放风筝……就是小孩子太胖,而且是那种白胖白胖圆滚滚,个头挺大,还没穿多少衣服,年画里的样子,有点受不了。

      布景里的饺子做的真逼真,和妈做的饺子很像,放饺子的篦子也像我们从前家里那个。


石家大院

汉白玉石雕

      石家大院的外墙是这样的——

      最下面,红色木板的下面,每隔一小段,有一朵石刻的小花,据说,它和木板一起起防潮的作用,我觉得也能渗水。

      上面方方正正的汉白玉雕刻,如意的形状。我觉得就是一种装饰品,大气大方。

      后来在大院里看微缩展览,展示杨柳青清末民初商业一条街各行各业工作的情形,其中有一个场景不是什么行业,是一个人刚从一个人家告辞出来,两人作揖的情景,旁边墙上拴着客人的马。

      虽然每个小人儿只有我的指头大小,但我还是很快发现了重点:墙上那个拴马石,和刚才我在院外墙上看到的汉白玉石雕一模一样!虽然小,虽然只比我指甲盖大了那么一点,但确实一模一样!

      出大院后我又专门看了一次,如意中间空的那个地方就是拴马的地方。原来如此。


戏楼

      无论到了哪个地方,我首先第一个就会想,从前是什么样的人住在这里?过着怎么样的生活?短短片刻,想象中他们生活过的场景都能在我脑子里过一遍。

      看着石家戏楼,我都能想象的出,多少年前,一大家子人老老少少坐在这里点戏看戏的情景。大户人家,想看戏都不用出门,邀请戏班子来家里唱个三天五天解了戏瘾就好了。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钗过生日,“……就贾母内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戏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昆弋两腔皆有。”“吃了饭点戏时,贾母一定先叫宝钗点。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贾母自是欢喜,然后便命凤姐点。凤姐亦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诨,便点了一出《刘二当衣》。贾母果真更又喜欢,然后便命黛玉点。黛玉因让薛姨妈王夫人等……”差不多就是一样的情形吧!当时有多热闹,多繁华,过后就有多寂落,多冷漠。


      妈坐在椅子上望向戏台,沧桑感、岁月感都有了……


石雕   

      石家大院很多建筑结构都很漂亮,比如漂亮的西洋门。

      比如东边的侧门,纳福之门。

      比如戏台院的华丽装饰。

      其实在山西,见惯了各种古建筑,见惯了各种大院,对这些大院其实是无感的,我习惯性看一些我喜欢的小地方。

      比如院子中央大花盆上的小石人,石凳下的龙头,像华表一样的柱子居然刻着一个财字,也许不是财字,恕我眼拙,下面还有好多印章一样的石刻,过厅门边的花雕,石鼓上的小狮子,屋檐下的马头,上面的花朵好精美啊!

神秘木箱

      其实很多场景,在山西老家的很多同学家里都可以看到,比如炕上的被褥,桌上的摆件,那两个花瓶好像每家桌上都有两个吧!或大或小,花纹各异,总之都有,我隐隐约约觉得我奶奶家都有。

      厨房墙角立着一个木箱子,墙上还有一幅画。

      打开来,里面是个大水缸。那幅画又是什么意思呢?据说,从前这里的水质特别不好,要放明矾过滤,什么时候墙上那条鱼清清晰晰的倒映在水面上,说明水过滤好啦!

      之所以把水缸装在木箱里,我想可能是装饰的作用,而且干净整洁,箱子盖是不是还可以当案板用?


安家大院

金银库和防空洞

      安家大院比石家大家小多了,但也有我感兴趣的地方。

      金银库和防空洞是安家大院里我最感兴趣的两个地方。你说这种人家,金银库和防空洞就体体面面地摆在当地,一点也不掩饰,三面护栏还雕梁画柱的,啧啧,就像家里的一个家具,装饰品,而且下去的台阶还有扶手,真豪横。

      看得出,以前是让下去参观的,要不也不会有小心碰头那个标识。“金银库内无照明,禁止入内,违者后果自负。”要是没有无照明这几个字还好,加上反而显得禁止入内的态度不太坚决——你要不介意没有亮光,那你就进呗!我也想不出还有啥后果,最多看不清摔倒了怨自己。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我把手机手电筒打开照了半天,还是没有下去,其实我很想知道里面有多大,什么结构,我这强烈的好奇心呀!

      最近俄乌战争如火如荼,据说核战争也要来了,据说地下几米就可以防止核辐射。哎,金银库和防空洞还像从前一样,具有让人安心和保命的作用!


螺钿家具

      有一个屋里的家具挺特别,整套都是镶螺钿的!看看工艺有多精细,看看色彩有多艳丽!

      把螺壳或贝壳镶嵌在漆器、硬木家具或雕镂器物的表面,那种亮度,那种色彩,那种纹路,真的是一种别致的美。

      这种家具,别说在那个年代,就是现在估计也没几家能置得起。我在某宝上大概看了一下,一个差不多的螺钿首饰盒都要大几百。喜欢不喜欢是一回事,买不买得起是另一回事。


桌子和榻

      我可神经了,总有一些奇思怪想,比如看到这张桌子,就觉得是以前他们打麻将用的——午后,四人往桌前一坐,小麻将打起来,窗外是隐隐春光也好,烈烈夏日也罢,屋内都是惬意而欢愉的,都是噼啪作响的。

      这张榻呢?也许有人躺在上面抽过大烟,又或者,两个人枕着高枕,脸对脸躺在那里,聊天喝茶两不误,也挺美的。


扇子展

      安家大院有一个屋子里全是各种各样的扇子,圆的方的折叠的,也挺有特点挺好看的,但我没啥感觉,就是一个柜子里摆的两把扇子,有点意思。

      一把玉扇,没啥实用价值,就是特别,谁家用玉雕扇子呀?那玩意儿能扇吗?倒是扇面上两只仙鹤,栩栩如生。

      还有一把,好像含有金箔吧,亮闪闪的,和玉扇摆在一起,价值肯定也高一些,但没有玉扇特别。


石刻

      院子里有好多石墩子,东一块西一个,上面刻着字,方方正正像印章一样,不知什么意思,有一种古朴的神秘。


好吃的发糕

      逛完大院,随便找了一家小饭店吃饭,一盘炒三鲜,虾仁、腰花、瘦肉,一盆西红柿鸡蛋手擀面,量很足,味很好。

      结账的时候,看到后厨摆着好看的发糕,我问老板娘怎么卖?老板娘说不卖,是他们自己吃的。

      我问是纯玉米面的吗?老板娘说不是,是用小米面,玉米面,白面,还有南瓜做的,不放水,把南瓜蒸熟了,弄面了,南瓜泥儿就当水了。

      我也想吃,老板娘看自己的东西被认可也很开心,卖给我五个。回家一吃,确实好吃,味道特别,淡淡的甜,嚼起来很有感觉,喜欢。

     

      我和妈出来逛,一般保持着差不多逛半天的原则,早上九点从家里出发,下午三点又到家了。

      我们的逛很随意,有导游听听导游的讲解,没有就随自己的心,走哪算哪,感兴趣的多看几眼,不喜欢的扭头就走,人生哪有那么多解说?


      通过小游杨柳青,我感觉,从古至今,至少好多年以来,天津人民的生活是很悠闲的,至少过的去,什么年画呀,剪纸呀,泥人呀,相声呀,戏曲呀,都是解决温饱后才干的事儿,也是温饱后才去享受观赏的事儿。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用在这里不太合适,但至少表明,老百姓吃饱喝足,才有可能追求精神层面的生活,才有可能吟诗作画,长袖善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