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读书人而言,图书的版本问题是个不得不认真对待的大问题。与其他产品一样,高质量的图书总是稀缺的。书的版本犹如衣服的质地和款式,版本越好,质量就越高。常言道,开卷有益。若版本没选好,尤其是古人和外国人作品的注译本,开卷就未必有益,甚至反而有害。同一本原著的译者注者不同,书的内容就迥然不同,差距有时大到不同的注译本就是不同的书。可以这样说,版本选好后,读好书这件事就完成了一半。因此,开卷之前选好版本就极为重要。
上大学大力网购图书前我就在这个问题上走了不少弯路。为贪图便宜,我当时去校内的承扬书店和校外的旧书市场淘了很多书,如远方出版社的“中华传世名著经典丛书”,我甚至无知地通读了其中的《论语》。这些书现在放着既不愿读,弃之又可惜,实在是苦。汲取这些教训后,我如今买一本书前都会好好考察它一番,确定是好版本才买。
如何判断一本书版本的好坏?当然,书首先得是正版。一般来说,出版社越好,它出版的好书就越多,如国内的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相对而言,中华书局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是中国大部分古典文学的最佳版本,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是外国很多人文社科的最佳版本,商务印书馆的辞书是许多辞书的最佳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著名译插图本”是外国大部分文学名著的最佳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典名著须得印成繁体,而勿需译文,只要有准确精要的注释即可,否则就是看不起读者,因为每个读者均可自主翻译以求得自我理解。
一本书版本的好坏还与作者密切相关,因为在本质上,读书即读人,一个人著译的书水平的高低往往与他思想水平的高低呈正比。我曾在《一束思想》一文中说:“一个人只有具备深刻而伟大的思想,才会写出深刻而伟大的作品。”如朱生豪的天才决定了他翻译的莎士比亚绝大部分作品成为公认的莎士比亚汉译的最佳版本。
直观来看,书中的字体、字号、字间距、行距乃至页码位置也无形地影响着一本书的质量,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效果。在我看来,如下做能最大程度地让读者赏心悦目:以宋体为主,以仿宋、楷体和黑体为辅,至少是五号字,字间距要标准,最好是单倍行距,页码放在每页下边角,当然还得无错别字。在这方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著名译插图本”可谓典范,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文名著文库”就是典型的反例。
好的版本一旦做到极致就成了艺术品,尤其是精装版图书,如《红楼梦脂汇本》(岳麓书社2011年5月版),读的时候都不忍心在上面做笔记。而版本不好的书,我很难忍受,其中首推盗版书。我曾在孔夫子旧书网上购得余杰的小说《香草山》,认真读完后才发觉是盗版,真是愧对余杰。还有一类书版本也不好,却专供中小学图书馆,实在是贻害无穷。此外,与美国的语文教材相比,我国的语文教材版本都极差,真真是“恨铁不成钢”。
读书人最痛苦的事恐怕要数版本好的书绝版不印了,如列入“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的《古希腊戏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2月版)。还好有权宜之计——找到电子版自印。因为在我看来,不读则已,要读就选好版本读好书。我宁可不读书,也不读那些版本不好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