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认知差距大相径庭,而且与年龄无关。有的人活了一辈子都迷茫无知,充满悔恨,而有的人年纪轻轻就开悟了,活得轻松自如。”
一.成长中大多弯路源于认知不足
玲玲一直都是家中的乖乖女,学校的好学生。
大学时,玲玲的专业被调剂了,她非常难过,十几年的苦读连喜欢的专业都学不成。
她一直认为好好学习是正确的事情,可在大学时常会听到“学习不再是最重要的。”这颠覆了玲玲的想法,她习惯把成绩当成展现自己价值的存在。
“研究生一大把,毕业都不一定找到工作,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更难”,种种论调几乎把玲玲多年的付出都否定了。
玲玲叛逆起来,变得懈怠懒散。
爸妈让她找个稳定的工作,她觉得没意思,毕业后,高学历的她却进了一家小公司做销售。
她每份工作做不了多久就辞职,两年内换了4个工作,工资未升上去,经验也无从累积,倒是增添了一肚子怀才不遇的怨气。
从来书不离手的玲玲,毕业后没有好好读过书,虽然买回来不少书,但几乎不动。
直到后来,玲玲才意识到自己走了太多弯路,她一直活在他人的想法中,却没有自己的定念,过得一点也不开心。
叛逆并不是很厉害的表现,只能证明自己的无知和幼稚,与人生的美好渐行渐远,待回头才发现一切都回不去了。
大学的专业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而发自内心的喜爱可以。很喜欢的东西完全可以自学,总有机会向自己打开,而萎靡不振只能让现状更糟。
结合亲友建议和个人实际,慎重选择第一份工作,它直接影响到社会体验、为人处事、形象气质;扎实的沉淀才能为将来蓄势、迈向开挂人生。
任何时候都不能固守思维模式,把过去经验带入当下生活。遇到困顿更需要加倍学习,尝试用新视角、新观念最大化当下的体验,精心打造可持续的价值。
每个人都有盲区,而认知层次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成长中会走多少弯路以及在弯路上走多久。
二.亲子关系冲突在于父母认知太少
林夏在外工作,朋友问她为什么不回家过年,她说很想回家,但没脸回去。
很小的时候,爸妈对林夏寄予了厚望,哥哥姐姐都不是读书的料,就指望林夏考个好大学将来给他们长脸面。
当林夏想和小朋友玩耍,妈妈说得好好学习,于是她呆在房间看书。
林夏看着喜欢的电视节目,妈妈问作业是否完成,林夏回答没有,妈妈直接关掉电视,回答写完了,妈妈还是直接关掉电视让她预习。
得了奖状,林夏高兴地拿给爸妈看,爸妈夸她真棒,鼓励她继续加油;考试不好,爸妈的脸色都很差,还挨一顿数落。
爸妈为了她有多么不容易,学习不好会丢人,这样的话,林夏听得很多。她感觉学习不好很对不起爸妈,总是发奋学习。
长大些,妈妈旁敲侧击告诉她,女孩子爱打扮就完了,一谈恋爱就毁了。
林夏记在心里,总是穿得很随意,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她感觉喜欢一个人很羞耻,拒绝和男生自由交流。
林夏考上大学,爸妈脸上很有光,夸女儿有出息。她大学也没谈恋爱,毕业后在老家附近找了个工作。
每次回到家,爸妈总是念叨女儿工资一般,很不满意,叮嘱她上进。
林夏后来去了外地工作,几多拼搏好不容易有了起色,但崩溃的是公司破产了;爸妈又一直嘀咕她都快三十的人连个对象都没有。
林夏内心很痛苦也很自卑,她马不停蹄地努力,也有的是比她优秀的人,找不到对象又给爸妈丢人了。
林夏的爸妈认知低下,孩子不是父母的脸面,更不是赚脸面的工具。林夏想得到爸妈的爱,必须一直优秀,遇到考不好、工作不如意、恋爱挫败,她就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认知层次低的父母,没有自我追求,把将来寄托在孩子身上,不断诉苦给孩子制造愧疚感,让孩子活在沉重的压力中。
父母口口声声“为你好”大多时候并不是爱,而是在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和积极性,“父母在哪里控制孩子,孩子将在哪里变得扭曲。”
尤其,动辄拿出的“我是你爸”“我是你妈”权威,停止或回避沟通,造成亲子间的隔阂和矛盾。
认知层次高的父母有个人追求,从不放弃自我成长,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做他自己,给到孩子的是自由流动的爱;认知层次低的父母,给到孩子的是控制、讨好、交换。
李雪说过:“人的一生,就是在一遍遍轮回童年的幸或者不幸。童年经历如木马程序一般写进每个人的潜意识,精确控制着人生轮回。”
父母在婚姻和育儿认知层面犯的错,终将由他们的孩子来买单,而孩子的疏远和隔阂则会由父母自身来承受。
父母的认知层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三.婚姻的不幸福在于自我认知欠缺
“我当时太年轻不懂事就结婚了,嫁的什么人?真是瞎了眼。”阿锦谈起自己的婚姻满肚子委屈。
阿锦相貌美、身材好、工作也很棒,追求者很多。
大杰木讷实诚,对阿锦无微不至,而阿锦看不上大杰。
阿锦和他人谈恋爱,大杰很失落,憔悴不堪,瘦了一圈,他对阿锦说会一直等她。
过了不久,阿锦发现恋人不靠谱,哭得稀里哗啦,大杰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递给阿锦一个礼物。
打开礼物,阿锦惊呆了:阿锦发在朋友圈的相片全部被打印出来,做成相簿,而且每一页都有大杰写的情话。
阿锦试着和大杰交往。大杰经常带阿锦到处玩,计划周到,阿锦过得很开心。
大杰会做很多可口的饭菜,让阿锦只负责吃,看着阿锦吃得开心,大杰就会痴痴地笑。
两人见了双方家长,很快订了亲。
婚后,阿锦觉得大杰越来越不贴心,总是指责大杰,大杰也很不悦,做妻子的人了还耍小女孩脾气。
阿锦生了孩子,在家带娃,生活成本大增,她舍不得打扮、买衣服,形象邋遢,经常忙着看孩子、做家务,身材也臃肿了。
大杰回到家经常看电脑、玩手机,和阿锦聊得也越来越少,阿锦很生气,两人经常吵架。
看看哭闹调皮的孩子和窘迫的自己,再回想以前靓丽潇洒的自己,阿锦很痛苦,后悔当初草率嫁了人。婚前甜蜜温馨的恋人,婚后却大变脸。
她不知这样的婚姻生活如何继续下去。
阿锦婚姻不幸福,在于认知欠缺。她在最糟糕的时候选择新恋情,自卑心最重,只求稳定的爱情、暖心的恋人;
却忽略了自己到底喜欢怎样的男人,也忽略了双方观念的差异,更低估了婚姻中女人面对的束缚和艰辛,还丢弃了自我成长。
嫁错人比单身可怕一万倍,但很多女人由于无知还是会跳到婚姻的坑中,顾念男人一些好、感觉年纪大了、催婚压力大、想找个依靠,为此就匆匆嫁掉、将就生活。
相处久了,你才会看清楚一个人到底合不合适,恋爱时间不长就结婚生子,过得幸福的只是少数。
不要等到坐月子、自己或孩子生病了的关键时期,才意识到所嫁非人,婚姻中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要想拥有好的婚姻,女人必须学会爱自己、懂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
苏绚慧说过:“当你真的肯定自己的价值,有了自己的尊严,那么他人的离开才不会变成致命的毁灭,无论他人停留或离去,你仍然有着世界共存共在,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剥夺的。”
“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认知层次的高低直接关乎一个人的婚姻是否幸福。
四、提高认知,才能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提升自己的认知,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减少无谓的心理能量消耗,遇事沉稳淡定,多角度综合评析做出理智的选择。
你会明白,好事、坏事并非绝对的事情具有多面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切只不过看你的眼光、你的焦点、你的格局、你的解读罢了。
同样是原生家庭很差,有人总是抱怨,一辈子都想不开,穷困潦倒,而有人并不抱怨,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为自己开辟出一片天地。
提高认知,最首要的是读书,读书是成本最低的自我提升途径。
平常可以多看一些认知类的书籍,比如《跃迁》《认知突围》《终身成长》《好好学习》《精进》《思考,快与慢》《自控力》《少有人走的路》等。
阅读此类书籍虽然有些烧脑,但只要坚持读下去,你会发现对于人和事在本质方面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不再是非黑即白的线性思维,心也会变得越来越宽容。
其次,提升认知,需要打破习惯性防卫。
首因效应,也就是第一印象,很容易使我们形成偏见,倾向接受熟悉或认同的观念和意见,本能地过滤、排斥不符合自己预期的信息,阻碍认知升级。
对于新鲜的事物,保持开放的心态,不仅看喜欢和有价值的知识,也去涉猎一些不喜欢或感觉没用的知识;留意他人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多样化的思想才能碰撞出更全面而深刻的认知。
再次,提升认知,要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根深蒂固存在于人们心中,影响人们如何理解自己、他人、组织和整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诸多假设、成见、逻辑、规则、图像、印象等。
我们需要不断觉察自己,学会用新角度、新规则、新逻辑去解读事物,让自己的认知更符合事物本身的原貌和规律。
最后,升级思维方法,不断反思和追问。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一过”,遇到问题,我们可以借用赵周老师提出的“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方法,重新厘清和界定问题。
“前”: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问题是怎么出现的?“因”: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怎么验证或排除?“后”:问题解决结果会怎样?是否符合我的期待?“果”: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
“适”:有没有例外?“用”:解决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边”:有可借鉴的情况?其他领域的人会如何解决类似问题?“界”:我的思路和他人有何不同?
我们的人生,注定是无法重来的一生。认知不足走的弯路和代价,不知要搭进去多少的时间和精力、错过多少更好生活的可能。
有人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生命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不要等到最后才去知晓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后悔荒废了光年。趁年轻,提升自己的认知,学会系统纵览全局。不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时间、不做无谓的抗争和辩论,妥善安放自己的情绪,聚焦于建构内在生命力量和自我价值。
《教父》中有句经典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认知层次高的人,看得透彻,想得高远,能够淋漓尽致按自己意愿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