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带着韧劲走过风雨的姐妹。
那天接到姐妹的视频,她笑着说:“彩霞,你得给我多写几篇。”我只敢应下一篇——她这一路的难,哪是几篇文字能装下的。
她生下来没几天,就被送到了养父母家,直到读书才回到生父母身边。中间那些说不出口的委屈、没人懂的辗转,她很少提,只偶尔轻描淡写一句“以前总怕自己是多余的”。可就算这样,她也没垮,咬着牙把苦都扛了过来。
接下来,想以我的视角,讲讲我那位在风雨里也没低头的姐妹的故事。
1、孕途波折:意外补偿与婆家凉薄
那时候,孕三四月时,公司突遭倒闭,万幸老板给予十一万补偿。
我未告知老公,在他公司缺钱时,拿出三万谎称是平日省下的帮他渡难关。剩余钱款,两万存定期,六万接济兄弟姐妹与补贴家用,孕期产检费用也全由自己承担。于是,这笔钱很快就用完了,一切源于我不懂得如何支配。
反观身边姐妹,孕期被婆家细心照料,而我的婆家人却从不过问,心中难免生出羡慕。
2、产后疏离:婆家的冷漠与不解
宝宝出生、坐完月子后,我便带娃回了娘家。
老公每两月回家一次,每次我们都会一同回婆家,且提前告知了归期。可即便公婆工作能调班,他们也总在上班,从未想过留时间陪伴孙子。
孩子一两岁时,他们未曾打过一次视频电话,直至孩子三岁上学,才偶尔联系,这份疏离让我始终无法理解。
3、祖辈温情:爷爷奶奶的暖与思念
婆家的冷,更凸显出爷爷奶奶对我的暖。2022年腊月,爷爷离世,那段日子我常偷偷落泪。
幼时见爷爷需向叔叔要钱才能去遂溪趁圩,我便盼着快点长大赚钱,可待我长大,爷爷已走不动路。
八岁在遂溪三小读书时,每逢圩日,爷爷总会在校门口等我放学,那份开心至今难忘。
5、奶奶牵挂:旧时光与当下心疼
奶奶与我最为亲近,她会讲述躲日本兵、只读三年书便回家放牛的往事,十六岁时便嫁给了爷爷。
今年一月起,奶奶咳嗽不止,还住了院。
住院期间,她盼着我去探望,我便每晚去陪她两小时。因为我还有自己的宝宝要照顾。
如今奶奶咳嗽仍严重,我想带她去大医院检查,却做不了主,只能叮嘱她好好照顾自己,心中满是心疼。
3、初闻孕讯:喜悦裹挟忐忑
26岁那年,B超单上“8周+5天”的字样,让我不敢相信自己即将成为母亲。
这份喜悦有两层含义:一是与心爱之人迎接新生命,二是期待已久的“妈妈”身份即将落地。
但喜悦之外,更多的是忐忑,既怕家人反对,又怕他们担心我在婆家受委屈。
6、出嫁之争:爱意里的第一道裂缝
向家人坦白怀孕后,他们既为我开心,又担忧我受欺负。
本以为有爱便能扛过所有难关,却在此期间因“在哪出嫁”与婆家、老公起了很大争执。
婆家坚持要我在东海酒店出嫁,我却想从遂溪娘家穿着婚纱被送出门,争执无果后,我们冷战了整整一周。
那段时间,我对老公的期待渐渐降温,曾经浓烈的爱意也似被冻住。
7、全职妈妈:疲惫与“手心向上”的窘迫
27岁新年刚过,宝宝出生。
因宝宝难带,我选择留在遂溪娘家带娃,未随老公去广州。从宝宝出生到两岁,我独自承担抱娃、哄睡、做辅食等事,累到直不起腰时,向老公吐槽却常遭不理解,偶尔还会因小事争执。
更让我难受的是“手心向上”的日子,宝宝三岁半前,我的生活费全靠老公发放,即便他无抱怨,我也觉不自在。
8、职场重生:自给自足的踏实与感情回暖
宝宝上幼儿园后,我立刻找了工作。
第一次拿到工资时,我盯着到账通知高兴得跳起来。
如今每月月底,发工资后我会先给自己买爱吃的甜品,再下单存了许久的衣服,花自己的钱无需报备犹豫,自由又踏实。
工作后,我与老公的感情也逐渐回暖,不再只有柴米油盐与带娃抱怨,反而能像恋爱时那般分享生活与工作。
9、终获领悟:安全感源于自身
回望这段旅程,从忐忑孕妈到疲惫全职妈妈,再到拥有收入的职场人。
我终于明白:女人的安全感从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挣来的。那些吃过的苦、受过的委屈,最终都化作成长的底气,让我活成了更舒展的模样。
看着她,我总忍不住想:女性的觉醒,从来都是自己挣来的底气。不管在哪个阶段,都没放弃过找份事做,哪怕收入微薄,也攥得紧紧的。她说“手里有钱,心里才不慌”,这话朴素,却戳中了最实在的道理。
如今,女性觉醒早不是口号,而是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愿我们都能像她一样,扛过风雨,守住底气,活得越来越自在、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