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的这3个要求,你越拒绝,他越爱你

身处一段感情当中,我们往往害怕拒绝对方的要求,我们总觉得,拒绝就等于失去。

其实不然。聪明人都知道,有时懂得拒绝,反而能让感情更长久。

01


拒绝过度依赖

有人说,在感情中,最毒的情话莫过于“我养你”。

它会让一个人心安理得地放弃独立的能力,把自己人生的掌控权完全交到另一个人手上。

在过度依赖的感情中,他爱你时,你是一切,但当他不爱了,你就什么都不是了。

这种畸形的“依附关系”,会让你否定自己,陷入自责之中:

是我不够好,所以他才和我分手;

如果我再包容他一些,我们就不会变成今天这样……

渐渐地,你会忘记自己身上的那些闪光点,觉得自己是一个一文不值的人。

记得在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陈俊生出轨同事,和妻子罗子君摊牌,决定离婚。

任罗子君挽留道歉,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喜欢上别人了。”

罗子君也曾是名牌大学高材生,大学毕业,便和陈俊生结婚,放弃了工作的机会,成为全职太太,一心相夫教子。她坚信,丈夫会像当初承诺的那样,永远爱她。

所以,当承诺突然变了卦,一帆风顺的生活突然节外生枝,罗子君只剩下崩溃和绝望。

咖啡厅里,陈俊生问她:“你觉得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罗子君反问:“我的生活意义不是你赋予我的吗?你叫我不要工作,你说你可以养我,你现在反过头来拿这些反击我?”

可是天真如罗子君,她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一切承诺都只对当下生效,从来没有人可以保证未来。


当一个人爱你时,他可以信誓旦旦地许诺“我养你”;


当一个人不爱你时,他也可以立刻翻脸,质问一句“我凭什么养你”。


这背后的真相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在不努力的情况下,从始至终拥有感情的“免死金牌”。


靠人人会跑,靠山山会倒。


永远不要把人生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因为你不知道哪天他会突然离开。


过度依赖,对自己是枷锁,对别人是负担。


在爱情里,深情而不纠缠,依恋而不依赖,才是两个人最好的状态。


02


拒绝快餐感情


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了,爱情的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如今各种社交软件铺天盖地,一张照片,几句介绍,就能让人怦然心动。


但是,这样的快餐式爱情,往往因为误解而在一起,又因为了解而离开,来得快,去得也快。


曾经看过一份调查,其中有数据显示,闪婚后的离婚率高达65%。


这是因为,有太多人把情绪、好感和喜欢,错当成了爱。


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呢?


好感,是一种愿意靠近的心情。


喜欢,是了解优点后的想得到。


深爱,是知晓缺点后的离不开。


前者是冲动的、感性的、表面的,后者是克制的、理性的、深刻的。


所以,永远不要因为乍见之欢,就迫切地与一个人确定关系,甚至步入婚姻。


希望你记住,那些过早开始的感情,大多免不了潦草收场。


03


拒绝放弃自我


爱情总是容易让人失去理智,甚至甘愿失去自我,为了他改变自己的一切,只为成为另一半眼中的理想伴侣。


还记得高晓松和徐粲金的故事吗?


2007年,高晓松和徐粲金结婚时,他们一个是38岁的知名音乐人,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19岁女生。


那时,在谈到两个人的婚姻时,高晓松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


“她跟我一起的时候还很年轻,甚至还没进入社会,所以她的基本世界观都是我塑造的……


“我老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甚至听什么音乐、看什么电影,都是受我影响的,所以我们大部分的想法都很一致,我觉得这样很幸福。”


那段时间,高晓松和徐粲金的感情确实很好,每次接到妻子电话,高晓松都不忘说一句“我爱你”。


然而六年之后,这段“养成式”的婚姻,却走向了终点。


在提出离婚后,只用了三天时间,高晓松便收拾好行李,搬离了曾经的三口之家。他为徐粲金一手构筑的温室,突然之间就坍塌了。


徐粲金曾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她说:


“一切猝不及防。我像从童话世界被忽然扔进倾盆大雨,浑身湿透。”


好在,粉红色的泡沫破碎后,徐粲金开始试着重新找回自己,去掉高晓松太太的标签,成为了一名服装设计师。


慢慢地她终于发现,在感情中永远不要索取安全感,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

的确如此。

不论什么时候,放弃自我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因为取悦不会换来愉悦,讨好不会赢得尊重,百依百顺也无法为感情保鲜。


与其言听计从,不如势均力敌;与其成为附庸,不如成为自己。


爱是付出,但不是不对等的付出;爱是妥协,但不是无底线妥协。


很多时候,懂得适度拒绝,是坦诚,是智慧,也是我们真正了解彼此、信任彼此的开始。


真正相爱的人,总能在彼此舒适的状态下,相互磨合,共度一生。


至于那个总是让你自我怀疑、委曲求全、患得患失的人,该放下就放下吧。


毕竟,因为爱情而舍弃头脑、失去理智、放弃独立的时候,才是一段感情走向尽头的标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