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文庙——中国古代陇右地区最著名的学府
武威自古以来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一度为北方佛教的中心,跟张掖并称“金张掖,银武威”。
据考证,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武威先民的文化发程度已与中原地区相近。在这里生活的多是北方游牧民族,2100年前,匈奴人在此修筑姑臧城,是今天武威城最早的雏形。
西汉时期,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武威成为“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要隘,并成为中原和西域文化交流的都会,逐渐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正如易中天语,“有着自己特殊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用来描述武威毫不为过。
武威的历史文化含量很厚重,如文介绍过的“马踏飞燕”,它是武威的镇城之宝。其次当属武威文庙,这里曾经是陇右最为著名的学府,素有"陇右学宫之冠"的美誉,
武威文庙位于武威城东南隅,是一所始建于前凉(一说西夏)的古建筑群,明英宗正统二至四年(公元1437-1439)进行过重建,历经五百多年,里面至今保存着各种完好的匾牌,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及书法艺术价值。
整座文庙东西宽135m,南北长187m,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由三组建筑构成。东以供奉"万世文宗"文昌帝君的文昌宫为中心,南为山门,北为崇圣祠;中为孔庙,是供奉"万世师表"孔子的地方,以大成殿为中心,南为戟门、棂星门、状元桥及泮池,北为尊经阁;西为凉州府儒学院。
直到今天,生活在武威及周边地区的民众没有不知道武威文庙的,谁家若有高考的学子,都要到武威文庙拜一拜孔圣人,沾沾灵气,还要在状元桥上走一遍,以求吉利。因此,每年6、7月份,文庙里通常人山人海,也算一种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