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滑铁卢战役匆匆结束了拿破仑辉煌无比的政治和军事生涯,给历史留下千古之谜。人们永远无法回答:1815年6月17日的那一时刻,到底发生了什么?
1815年6月18日晚。比利时南部的一个小镇━滑铁卢。
拿破仑和内伊将军走上一道土坡,查看着被火烧焦的泥土、树木和房屋。天空也好像被硝烟熏得狼藉一片,团团乌云不知方向地移动着。一阵热风吹来,强烈的血腥味几乎令人室息。
拿破仑突然站住,高声对内伊将军说:“我们的胜利已无可置疑!”
内伊将军没有言语。他激动地回想着白天的战况;在脚下的这块土地上,拿破仑的士兵英勇奋战,节节取胜,使惠灵顿将军统率的英军遵受重创。
拿破仑的一贯方针是兵贵神速。下午3点他命令内伊将军和埃尔隆将军率军向惠灵顿左右两翼猛攻。6点,法军突破英军中段防线,占领战略要地圣埃拉村。正如惠灵顿后来的回忆:“我一生的战斗中从未有过像这个时候一样已经走到了崩溃边缘。”法军占了绝对优势,但同时也精疲力竭了。
按照拿破仑的策划,此时格鲁希元帅的援军应该正好赶到,以帮助滑铁卢精疲力竭的法军将士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歼灭英军主力。
然而格鲁希无帅和他的部队无踪无影。英军伺机反扑。两军展开激烈的拉锯战。
暮色缓缓地笼罩了这个小镇,和往常一样悠闲自得,全然不顾历史正在这里上演命运攸关、惊心动魄的一幕。
拿破仑回想着他口授给格鲁希元帅的命令。没错,就是今天,现在应该到了。他指挥军队稳住阵脚,保存力量,耐心等候增援部队。
月亮诡秘地从云团里探出头来。格鲁希元帅仍然没有出现。英、法两军仍在苦战苦撑。
拿破仑派特使向格鲁希送去紧急命令。
内伊将军回想着这一切,看着拿破仑那张坚定自信的面孔,依旧没有言语。
他们继续向前走了几步。
突然,东面出现一片火光,杂沓的马蹄声预告着援军的来到。
内伊将军一阵晕眩似的激动,心头一块巨石轰然坠地。他随拿破仑急忙赶回指挥部。
很快,人们听见拿破仑深切悲凉的一声长叹:“等来的不是格鲁希,而是布吕歇尔!”这句话以后成为法国的一句不祥的谚语。
原来那队振奋人心的人马不是格鲁希元帅率领的法国援军,而是布吕歇尔率领的普鲁士军队,前来增援英军!
1815年6月,英、俄、普、奥、荷等国结成反拿破仑盟,联袂对抗这个法国矮人的咄咄逼人的锐气。拿破仑运率领12万法军攻入比利时,矛头直指英军和普军。
拿破仑一贯以进攻作为防御,所向披靡。英国和普鲁士是“同盟”的两个主角,一旦击破,同盟也就自行瓦了。
6月16日,拿破仑率军直取驻林尼的普军主力,大获全胜。普军向瓦弗败退,拿破仑令法军元帅格鲁希率 3500 紧随追歼,争取速战速决,否则立即回援滑铁卢,全力以对英军。期限是18日。
拿破仑自己则率法军主力72000 人、大炮 250 门迎战铁卢惠灵顿将军指挥下的英军 68000人、大炮 159 门,以破竹之势,打得英军措手不及。
战至18日晚,两军疲顿,只待救援。
8时左右,援军赶到。来者不是格鲁希,而是布吕歇尔,行将崩溃的英军将士大为振奋,向法军展开猛烈反攻。
已经元气大伤的法军在英普联军的合力猛击下节节败退,一蹶不振,丧失了全部大炮和 32000 人,其余的四散奔逃,作鸟兽散。
叱咤风云的拿破仑经此一败,再也无力回天,只得草草地在自己的政治、军事生涯中画上一个句号。
6月 22日,拿破仑在巴黎退位,向英国投降,被流放于大西洋南部的圣海伦娜岛,直到1821年死亡。
“18”和“19”之谜
于是。这场震惊世界的战役为历史留下了千古之谜:格鲁希元帅为什么违抗拿破仑的命令,致使不可一世的拿破仑英雄末路,惨遭灭顶之灾?
是格鲁希蓄意背叛?━这往往是人们最先想到的问题,然而也是人们在熟悉了拿破仑战史之后先否定的问题。
那么是拿破仑军事才能的必然结果,黔驴技穷了么?事实恰恰相反,这是拿破仑策划的又一次漂亮的战役:力量上,法军锋芒毕露。使惠灵顿将军和他的英军威风扫地;战术上,分进合击,及时增援。都作了严密部署;战略上,分散敌人力量,集中兵力,各个突破,只要反法同盟破产,拿破仑则自由横行欧洲,如入无人之境。
一切都完美得无可挑剔,只有最后的结果使人无法正视,拿破仑为什么一败涂地?接下来我们不得不重复那个疑问:格鲁希元帅为什么违抗拿破仑的命令?
1815年6月17日,在林尼战役中士气大增的法军浩荡荡向滑铁卢开进。队伍旁并行着几匹装饰高贵的战马,上面坐着以拿破仑为首的法军高级将领,个个神情庄严,目光定地傲视前方。
内伊将军突然将坐骑与拿破仑靠近,说:“如果格鲁希的部队不能及时消灭布吕歇尔,就必须迅速向滑铁卢前进,否则我们没有把握能一举击垮惠灵顿。”
拿破仑没有言语,沉吟一阵,翻身跳下马来。传令官提芒尼立刻出现在他的面前,立正、敬礼,然后迅速打开笔记本。
拿破仑一字一句地口授给格鲁希元帅的命令:格鲁希元帅:你必须争取在瓦弗追上并消灭布吕歇尔,否则,务必在18日迅速向滑铁卢推进,同我们汇合。芒提尼同时记录完毕。拿破仑签上名字。
然而,历史在这里失去了逻辑,格鲁希元帅得到的命令上写的是“19日”。因而当布吕歇尔率普军摆脱法军追击,前往滑铁卢时,格鲁希元帅还在瓦弗附近苦苦搜寻,当他 18日夜里再一次接到拿破仑的增援命令时,胜败已成定局。
在那道魔鬼般的命令中,是拿破仑传授时发生了口误,还是芒提尼记录时的笔误,抑或是中途有人窜改?谁也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人们永远无法知道:1815年6月17日的那一时刻,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