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的家庭情感大剧《心居》终于迎来了大结局,知三当三的茜茜远走深圳,悲惨小可怜葛玥怀着二胎等渣男出狱,被观众在弹幕里疯狂摁头的展翔和晓琴没能He,闹腾了几十集的顾家人最后还吃上了团圆饭....别拦着我,我不把电视砸了难解我心头忿恨!
真的,像我这种暴脾气真是忍不了部分“憋屈”的剧情,甚至我还有个朋友因为迟迟等不来解恨的反转剧情,气得中途弃剧了。
作为电视剧里主要刻画的两个女性人物,观众们对顾清俞和冯晓琴的评价也一直是褒贬不一,有骂顾清俞“居高临下”看不起人的,有吐槽冯晓琴拖家带口把弟弟妹妹带进顾家的,当然也有感叹顾清俞和施源婚后鸡毛满地的琐碎生活的,也有可怜冯晓琴操劳一生却总是在顾家受气.....尤其到了后期,展翔第一次登门参加顾家聚餐那次,晓琴辛辛苦苦做了一大桌子菜,结果还因为大年被误会而受气时,大家简直是把“顾清俞什么表情?”“展翔一个外人都知道冯晓琴不容易”“顾清俞给爷爬!”打在了演员童瑶脸上。
所以,顾清俞到底为什么从头到尾都看不起冯晓琴?
是因为她的外地户口?
是因为知道了她在老家有个名为弟弟实为儿子的冯大年?
还是因为她“撺掇”顾磊借钱买房?
或者,我们可以尝试把“为什么顾清俞看不上冯晓琴”转换为“本地人为什么看不上外地人”。诶,先别否认,这种社会现象可绝对不仅限于在上海、北京这种一线大城市存在,不管哪里,总会出现一些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冲突。
实话说,我也有过。
我单位有一个同事姐姐,外地人,年龄30多岁,和剧里冯晓琴的人物经历颇有些相似:她自述是从农村挣破脑袋才来的我们这里,因为家里穷,8岁还没上小学,爸妈凭借着卖土豆供她上了大学。费尽心思找了一个本地人结婚,巧的是她老公和《心居》里的顾磊长得也特别像,都是胖乎乎圆墩墩,大眼睛,满脸憨厚,和妻子的外形十分不匹配。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又没有稳定的工作,所以这位同事姐姐也是在婆家受尽了白眼,经常苦恼地问我们该怎么让婆婆喜欢自己?
她婆婆喜不喜欢她我说不准,反正我不喜欢她,甚至很多时候看不上她。这事儿我自己一开始没感觉,但是别人看得出来:“你对大家都温温柔柔和和善善,但是我们感觉你其实从心里不太看得上我们”。
先别骂,我可以解释!我不喜欢这位姐姐,还真不单纯是因为她是外地人我是本地人,主要我雷她的点完全是——我就不理解,我们这么一个普通单位,工资不高、待遇一般、规模不大、前景不稳定,我是因为不好拒绝朋友的邀请才来,她却为了晋升和涨薪而去与老板搞暧昧?甚至为了避免别人挡她的路,而先发制人陷害对方?
就。。。“你没事儿吧?”
我不喜欢很多外地人,不是因为作为本地人有怎样的优越感,因为我也当过外地人,北漂时单位除了我全是北京本地人,我也有过和室友合租在15平米小房子里的经历,也有过因为不舍得点外卖所以每天早起1个小时自己做饭的经历,也有过因为是外地人所以受了委屈不敢声张默默流眼泪的经历...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我愿意为淋雨的人撑伞,但前提是你用我的伞但你别恩将仇报把我踹进雨里。
我讨厌那个同事姐姐,讨厌她有老公有孩子还要为了一份普通工作而去勾搭老板;讨厌她无缘无故设局陷害我就为了避免我这个公司唯一的未婚小姑娘也去勾搭老板,尽管我根本看不上她碗里那块肉。
我讨厌她,是因为她不择手段,吃相难看的所作所为。
好,我们再回到剧情。听我讲了我和同事姐姐的故事,各位看官是不是也对顾清俞看不上冯晓琴有了那么一丝丝的感同身受?你想啊,你作为一个事业有成性格强大的姐姐,看着你弟弟娶了一个外地媳妇,这媳妇在老家不知道啥原因生了个孩子还绝口不提,明张目胆贪图你弟弟本地人的身份所以死缠烂打嫁了进来,嫁进来之后时不时一副小市民模样还撺掇弟弟和你借钱买房....你是不也有点想摆烂,撂脸子?是不也总会在某些时刻怀疑弟妹“用心不良”?
那您各位又说啦,冯晓琴多不容易啊,一个人伺候全家,又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孩子,一家人聚个餐还得冯晓琴独自准备所有饭菜,最后还不落个好。
这话我承认,其实剧里奶奶、公公,甚至顾清俞都是清楚这一点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对冯晓琴产生防备心。一边看不上,又一边感谢人家的付出,这种矛盾的心情也一直在拉扯着顾家的三个人。是啊,有些例如冯晓琴、我那同事姐姐这样的外地人,的确做了一些看似“不择手段”的事情,但人总不能一杆子打死——如果可以,谁想这样做呢?
冯晓琴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在上海拥有一个自己的房子,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家,可以放心地和弟弟妹妹说“来吧,来了就住姐家,没人嫌弃你们”,可以在受了委屈时理直气壮捍卫自己的权益,可以在疲惫一天后回到家里心无旁骛地好好休息。
后来,相处时间越久我也开始渐渐了解这位同事姐姐:她费了半天劲终于给公婆生了大胖孙子,但公婆看不上她不给带孩子,而自己爸妈就算来了也没地住所以也没办法帮忙带孩子,她明明只有20出头,却愣是从月子地到孩子上幼儿园,一个人整整在家看了3年小孩儿。好不容易有功夫可以出门上班,30多岁的年纪,没有一技之长,没有本地户口,没有人脉没有钱,勉强获得我们公司的文员职位,她不能,也绝对不允许她的工作有一点闪失。
用我朋友的话来说,就是“你嗤之以鼻时刻准备跳槽的工作,却是她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
所以她防备所有人,她勾引上司,又害怕上司被更年轻的小姑娘勾引,所以她几乎是歇斯底里地害了所有假想敌,她想的就是要保住工作,要开更高工资,要在婆婆面前扬眉吐气。
知道这些之后,我反而有点可怜她了,但可怜她的同时,我依旧鄙夷。没办法,大概是因为我还年轻,大概因为我不曾有过她这样的经历,大概是因为我可以怜悯但我无法苟同。
我对同事姐姐是这样,顾清俞对冯晓琴也是如此。
写下这些文字时,我和我妈讨论:我也当过外地人啊,我也流离失所饥肠辘辘过啊,可是我完全没生出过“找个本地人不管他什么德行总之去先嫁了”的想法?也没有为了保住工作或者多开工资而去勾引老板?
大概是因为我就没准备留在北京定居?我不知道,但忍不住假想,如果当初我就是不顾一切要留在北京定居、结婚、买房子、生孩子,我也会像冯晓琴那样,冯茜茜那样,会像同事姐姐那样吗?
大概率是不会的,倒不是因为我自夸,当时看《北京女子图鉴》的时候也想过会不会像戚薇那角色一样,一步一步走到既定的结局?但也许是性格使然,我这辈子就算是穷死,都绝对不干触碰我道德底线的事儿,头可断血可流,尊严不能丢~
说了半天,总结下来,本地人其实并不讨厌外地人,我们讨厌的是有些人为了在我们看来“并不值得”的事情而去耍心机耍手段,这个“有些人”却并不拘泥于外地人,很多时候本地人也有这么干的。
但同样是顾清俞不喜欢的“外地人”,观众为什么又心疼冯晓琴,讨厌冯茜茜?给所有姑娘们一个忠告吧——因为生活所迫,耍些心机和手段并不丢人,社会如此,有点心机又如何?但最起码的底线不能碰,例如谋财害命,例如知三当三。
我很喜欢《心居》宣传海报上的一句话:“生活便是如此,每个人都在艰难而又孜孜不倦地活着”。电视剧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我们不易而又美好的生活依然还在继续,祝愿每一个外地人都能在你选择的这座城市拥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家,祝愿每一个正在努力的人能够得到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