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一本书的告别语
文 / 无影
我看不懂外国的油画。油画对我来说,就像外国人一长串儿的名字一样,都是浮在表面的。但面对这沉甸甸看起来印刷得颇费了些功夫的一本书,在送走它之前,我还是要翻一翻的。
书名叫《梵高手稿》,我一直以为里面只是讲梵高的画,一直也没有心思去翻开它。送别之际,打开来看,里面大部分竟然是书信集,是梵高写给他弟弟提奥的书信,按年份先后排列着。
里面除了油画的照片,还有书信原稿的图片、很多油画的插图。能看着一副画从草稿到成品的过程,能看着一个人从学画买材料开始,看着他在碳笔画、钢笔画、素描、油画之间的探索过程,这倒是有点意思了。
“艺术真的是滋养现实生命的必需品,因为这是真正的艺术,是用心性和灵魂加上材质创造出来的作品,就像那些你知道或可能亲眼见到过的艺术家们,对他们来说,文字和作品就是他们的生命与灵魂。”——1978.7.16
春天的时候,笼子里的鸟儿跃跃欲试,它知道自己生来擅长某事,也强烈想要去做,但又无法做到。但那是什么?它却无从知晓,只是模模糊糊的感觉到,“其他的鸟儿都在筑巢孵化,哺育雏鸟。”于是他用头去撞笼子笼子完好无损,他却因悲伤而发狂。
“真是个懒骨头!”另一只经过的鸟儿说,“它活的真舒服。”
被囚禁的鸟儿没有死掉,它活下来了,它心里想什么从不外露。它恢复了健康,阳光温和暖的时候,它多少也会开心一会儿。然后迁徙季节到了,它心中又一阵悲凉。
“但是,”但是照看它的孩子们说,“所有的必需品,它笼子里都有呀!”
但对它而言,这个都有,只能意味着望着外面酝酿着暴风雨的低沉天空,心里升起对命运的反抗:
“我在笼子里,在笼子里,所以我什么都不缺,蠢货!我有一切我需要的东西!哦,看在上帝的份上,给我自由吧,像其他鸟儿一样。”
那个游手好闲的人,就像这只无奈的鸟儿一样。
……
——1880.7
读着这些,是不是能感觉到:梵高就是靠文字赚钱,也未必不可以啊!
从这本书里,能看到梵高的热情与勤奋。身后声名鹊起,不是只靠着砍掉一只耳朵跟朝着自己开一枪的疯狂。
读了这些,又查阅了一些梵高的资料,就有点好奇:
他弟弟是个成功的画商,竟然一辈子只给自己的哥哥卖出过一幅作品?而这个当哥哥的,竟然好意思被小自己的弟弟救济了十多年,只是在学画??梵高的那些画,最后又是怎么出名的?
接着往下挖,最后帮梵高出名的,竟然是提奥的妻子!提奥在梵高去世后半年,也随之而去,留下来梵高数千张画稿。提奥的妻子竟然没有扔掉这些卖不掉的画来清理地方。
梵高当时被很多人不认可,转折点就发生在他与弟弟的这些书信被整理出版之后。是提奥的妻子整理、翻译、出版了这些书信。
梵高是不幸的,一生不被父母、世人所认可;梵高又是幸运的,有一个理解、支持他的弟弟,不仅给他提供生活上的支持,更在精神上一直坚定地支持着他。
当然,更难得的是梵高对自己的自信。看起来一事无成而能坚持十年,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梵高的弟弟每个月支持他100~300法郎,而梵高就给他们的画作,在这兄弟俩离世后的几年,一幅就拍卖出了上千万。
命运的捉弄,让人不能不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