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先生 育人先行(10.17反思)

        从现在开始,每一篇文章都要写反思(要比以往更细致,更具体,答应自己),反思是建立在细致备课基础之上的,只有认真的备课,才会在课堂上少走弯路,直击目的,也能更好的发现问题,切不可以不备课走进课堂,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相信他们当中一小部分人也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 的人,特别是不要再对学生动手动嘴(挖苦性的语言,)小孩子很会模仿,他们会抓住一切机会,向他们传递知识的老师学习他们的一言一行,无意的有意的都会被模仿下来,而这些会影响他们很长时间,如果教师所传授的东西与表现出来的相背驰,学生会思考,长时间耳濡目染就成了第二个你,所以你对孩子们说的话做的事他们会对他们身边的人重复作出,就像不经意表现出来的对差生的态度,挖苦性的话语不会引发他们的同情,而是教会他们去挖苦别人,这对于他们并不是一件好事。同样的,那些所谓的差生,他们其实年龄还小,他们有很多发展的可能性,可是我们的语言,行为会影响他,没有得到正面引导而是不断的负强化,让他们向老师期待的那样去发展,慢慢的他们真的成了我们希望那样,越来越差,日积月累的讽刺、挖苦、惩罚使得这些内心的问题日益严重,雪崩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教师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育人,我认为育人应该只先于教书的,如果不能称之为人,有再多的知识有何用,那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吗,就像网上说的那样,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我们要培育的是内心健康的人,而不是饱读诗书却内心疮痍的人。所以今后的自己一定得谨记,就像班上的林靖童,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那么就应该具备教师应有的爱心、耐心、细心,如今的他,在老师眼皮底下,他是唯唯诺诺的;在老师看不到的地方就如脱缰野马,敲打桌子,大喊大叫,每每看到这些,我都会思考,这是不是他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又或者是对同学们的排挤,对老师的挖苦的反抗,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存在感,哪怕在别人严重看起来那么奇怪,但至少在他心中,此刻他得到释放,他发泄出了他的不满,他的怒气。其实我宁愿他这样子做,把自己的喜怒都表现出来,而不是那样阴深可怕,这个词语用一个孩子身上好像不合适,但是我就是这么觉得,这不是在鄙视他,而是在反思自我,我觉得他的如此表现,真的与老师、家长有关,我能否对他这样的孩子,能有更多的耐心,仔细听听他内心所想,去为他打开那么疑虑之门,鼓励他,让他有信心地亲近我,想我提出问题。不再粗鲁的动用武力解决他的错误,听听原因,并找寻方法帮助他改掉这些错误。课堂上,多给予他关注,适当的表扬,发动同学们为他鼓掌,为他树立更多的自信。这些都是我的点滴探索,我相信只要我认真去做,假以时日这名同学一定能够有所变化,至少能找到一些抒发心中想法的正确方法。当然说这些未免太早,但我有的是时间,他的成长值的我的等待,孩子们的成长都是未知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以前只觉得是对老师的无理高要求,而现在却觉得所谓的“教不好”说的不光是学习呀,对一个成长中的人,最关键的是教会他未来生活中工作中的健康心理、正确交友、面对挫折时一切向善向上的正能量!我的路很长,孩子们的路也很长,拭目以待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