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着不等于死亡,因为还有呼吸,还能因外在的因缘而醒,如别人呼唤你;还能因睡前的所思而有所梦。这有点涅槃的味道了,能随愿(在这里是所思)而应。睡着,妙明真心归于何处?妄心歇,妙明真心现。妙明真心须臾不离,无所处来,无所处去。迷者,随缘流转,梦不知梦;悟者,因愿而应,知梦谈梦。
我对阿若说,我看到了白羊女的因缘。阿若问,那是什么?我说,她是来让我觉醒的。阿若紧接着地劝说。让我意识到有些问题没说清楚。
历代经历情伤出家的人不少。故事小说里的类似人物更是很多。首先,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经历情伤的。你得先有真心,不然何来的悲伤?其次,你要有这个因缘。要有一个很爱你的人。不然你只是被骗,何来的情伤?最后,这段感情要不是两个人的故意分开造成的。要么是双方都多少有些错,或者是外力的大错。否则就是两个人都腻了,有什么伤的?
少年不信缘分,不信因缘,是可以理解的。到了一定年纪,还不信这个,就有些不应该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先生的境界。我们到了立、不惑、知天命的年纪,不敢追至圣贤,但也至少应该近立、少惑、感天命。
非痛苦不出初智慧。有了初智慧,原痛苦的根源也消灭不掉,这是人生财富。历经情伤出家的人,不是遇到另一个爱人,或者原主来解决,他就没有了初智慧。就事论事。白羊女即便回来,我现在的认知还能回到当初?不能吧。我是现有的认知,判断她在我人生出现的意义是让我觉醒的。
最关键的是我没有想出家,未来也不打算出家。其实出家不出家,那是形式,非关键。佛学在于让人觉醒,并不在于非要什么形式。王阳明先生是觉醒者,他出家了吗?孔子、老子,历代圣贤也没有出家。只要到达了目标,何必在乎来时是不是走那条道呢?条条大路通罗马。
白羊女曾在一次吵架说,我不跟低层次的人说话,你这样低等的人不值得。事后,她找补道了谦,说心里难过得不行。
这些年,我对这句话的认知是她的潜意识在怜悯我。她是城里长大的,长相好看,名牌大学,有自己的事业。我与她的前男友相比,是最差的。即便这样,她还爱我,让我很感动。
我的结论是我要更爱她。这对于感情是好事。但却不是实相。
渐渐地,我现在明白她当初的话,所谓的低层次、低等的人,并不是指我的外在条件,而是说我的认知不够,智慧不足。这不是我无中生有的结论。有很多依据都足以说明,她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她说,我读了多少多少的书,我喜爱哲学、心理方面的书。她说,我在教你如何和我自己谈恋爱。她说……
和巨蟹男谈恋爱是让人无可奈何的。因为他有一个好记忆,你说的话的意思,他能记住很多年。你气愤他的不理解。却不知道,多年后,他突然间就理解了。如果他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放心吧,你想表达的所有真正意思,他必然会在某天全部理解,甚至会比你自己还理解得透彻。
有些人注定是你给他上课,或则他给你上课。表面看似痛苦,实际上是善缘,他是来帮你觉醒的。
我是有投机取巧心思的。非痛苦不开初智慧。但有了初智慧,就别再非要痛苦再开智慧了。痛苦是令人难受的。所以不要等风吹雨打才去再开智慧。人生就是这么搞笑。智慧,你自己不愿意开,自会有风雨让你开。那如何再开智慧呢?
为学日增,为道日损。这八个字,先贤总结得很好。
为学日增,是指要学习善知识。人不学,不知道。圣贤,亦是如此。高德大僧,如果不学习,中考也会被分流,高考也上不了名牌。何以故?高德大僧,是修心的,境界再高,不学世间法,也不会在世间法中有成就。
为道日损,是指要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格的是心,知的是见性。自性能生万法,不动不摇。好比本文的开头。睡着虽不是涅槃,但也有点水中月影了。梦中千奇百怪,梦中的人有不受你控制的心思,既然不是你控制,它怎么会是你呢?但那又是你梦中的人,不是你,又是谁呢?
你品,你细品。
2025年7月19日,于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