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读路遥书,心中悲伤,对其中的感情几次流泪痛哭。今天甚至不得不出去转一圈晒晒太阳,去除内心的冰冷才敢再回屋,来理性的写一篇感情的随笔,我的理解:这几段感情就是路遥按自己爱情经历的举一反三,只是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我相信是有意的,因为他尝试了各种可能性下的情况,我们对此做一点剖析
《人生》中高加林与黄亚萍和刘巧珍的爱情: 太像插队时期和离开农村后林红对路遥的感情了。一个热情洋溢的北京知青,和一个有笔墨的农村文人,在对等条件时双双掉入热恋中,温暖而美好。林红刚离开时,甚至把第一个月工资全部寄给路遥,可以想象当时她的感恩与爱恋之情,随着时间流逝,现实开始占主导了(这绝不是林红的道德有问题,这是时代的缩影,即使今天也是如此,感情的事我们说不清,一旦你换了一个环境,你就可能遇见另一个灵魂的交流,可能这个人就是对你好,帮你排除孤独,在你生病时照顾呵护你,他触手可得,你该怎么选择呢,除了精神外,在当时城市和农村的高墙阻挡下,这种异地恋更让人绝望,你还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思考,一个女性还要考虑自己的归宿。 对林红来说,她无法忘记的是她的机会是路遥让给她的,她实在背负了感情的债情况下做出抉择,一定痛不欲生吧。我们宁愿她遇到了另外的感情,我们祝福她,如果她是因为不得不屈就于生活,那” 润叶“ 的悲剧一定程度上是不是可能就是她的呢,我们希望你找到了另一个灵魂,能够安心,尽管时光已过,仍然真诚的希望你一直幸福,安康。再换个角度如果出来的是路遥,那也可能就是高加林的故事了,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这其中产生的不对称极易产生伤害,既是对自己的,也是对他人的),没有对错,人是社会的人,跳出周围环境去评判是毫无道理的,当然环境的封闭在不到几年这个情况就变化了,但对一个人来说还是太长了,况且当时谁又能看的清,谁又能等得起呢,越是这样我们越是惋惜,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对某些评论家把这类问题归结于个人的道德或人品上嗤之以鼻,认为他们都是抱着事后诸葛亮来评价,纯粹站在说话不嫌腰疼,我深表认同,这个责任是历史潮流的,也只能由历史来背。那一代人发生了太多的感情悲剧了,有意的无意的,愿健在的人,余下的生活幸福安康,在天堂的永享幸福。
《平凡的世界》
少安与润叶的感情:路遥这次尝试了另一个选择,高加林选择了黄亚萍,放弃了巧珍,后来再回头已成悲剧;少安选择了秀莲,放弃了润叶,稳中得到了幸福,即使有遗憾,但谁没有少年时的遗憾呢。可怜的是我们的润叶让人惋惜,唉,生活总没法完美。还好后来她也用责任弥补起了这份感情,勇敢的继续走了下去。我们也假想或许少安不那么早结婚就好了,等等世事,但这又是事后诸葛亮了。就像让” 巧珍“ 一直等着” 高加林“ 一样。
少平与晓霞的恋情:这是最悲痛的一段,这个结局已经无解了,除非破坏整个书的题旨。我愿意多些一点
这两个人差距太大了,即使放在今天,地位如此悬殊的两个人,一个农家小子或煤矿工人与市委书记的女儿从恋爱走向婚姻都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面临中途多少挑战呀,你我新时代的普通人都不见得有此信心吧,况且当年还有那么森严的世俗隔断,这个情节已经到了再下去就是不平凡的世界了,少平是路遥的第一人物线,他的继续平凡下去的归宿一开始就被路遥确定了,所以他把这段感情描述的比高加林和黄亚萍的爱情更美好,那修成正果这条路完完全全就被堵死了。晓霞是一个完美的理想存在,是千千万万人,也包括路遥在内的每个人的最美好的恋人形象,洁白无瑕,善良解人。这种美好的东西也是丝毫不容许被世俗玷污亵渎的。于是她以死亡的形式被毁灭了,将全剧推向了高潮,让亿万中国人失声痛哭。路遥在起篇可能已经设计好了情节,但尽管如此,在真正书写到这一章时,路遥仍然抑制不住把自己的弟弟叫来,就为了找个人去痛哭倾诉” 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 这一仍然不能接受的事实
从另一个侧面我们来看下这个理想化的恋情,我们发现晓霞从来没有在金钱和权力上真正帮助过少平的事业,作者的目的应该是要保住少平的担当,责任,同时也让这份感情互不依赖,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晓霞在照顾少平的尊严。我们假设婚前或婚后,晓霞借用他爸的权力将少平调出农村或煤矿,固然这可以照顾读者的感受,但对这份纯粹却开始不完美了,晓霞看重的是少平的承担和男子汉精神,这样的路让少平在晓霞心中的男子汉形象会有折扣,独立奋斗的理想也不再独立,我们甚至可以猜想少平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自卑,故而可能敏感的拒绝她的帮助。今天,两个事业独立的人,还是异地,需要有一方迁就另一方,但从书中看这个机会相对渺茫。回到感情,晓霞对少平的感情交流也没有代入一丝世俗味的烟火,我们知道黄亚萍在对高加林上还有疯狂花钱的举动,还有开玩笑,强迫高加林按她的想法做事而引起的少年常有的甜蜜矛盾。晓霞性格和黄亚萍相似,但却没有任何类似的情况,她的爱情都是美好的,开始的指引,理解,后来的爱恋,体贴。通过这些晓霞从开始就展现给我们的是善解人意,成熟,知性,独立的女性形象,她的高尚品德,及对少平的柏拉图的爱情是是令人神往且带有理想化特质的。
少平和晓霞的这份感情是艺术的,对艺术来说这也是最好的结局,至少作品升华了,没有埋没于庸俗肤浅,也引起了我们今天的讨论。
路遥写了这么多爱情故事,虽然悲剧成分偏多,但恰恰是他珍视爱情,严肃对待爱情的表现,他对爱情有深坑美好的体会,但同时又很清楚社会环境的残酷,通过这种方式,这也是我们一个提醒,珍爱身边人,慎重自己的情感。同时即使在受伤的情况下也不要放弃,多一份理解。即使杜丽丽,她希望自由追求灵魂上幸福的初衷也不是完全错的,或许她应该是一个放浪形骸的诗人,只不过太早与一个普通人结合了……
还是那句话,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的,又指导生活。从晓霞这个完美的女性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她的乐观,自信,富有冒险精神,对他人的理解。她是我们每个人的启明星,指引我们去追寻平凡但伟大的人生。
谨以此文 献给路遥与晓霞,愿他们永远指引我们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