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西安,终于挣脱了连绵雨幕的束缚。雨后初晴的天空并非想象中那般湛蓝,而是蒙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像是尚未散尽的水汽织成的轻纱。云朵却是这场天象的主角——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如絮,有的如鳞,在灰白的天幕上铺陈出深浅不一的层次。
我推着自行车走上后海堤岸,连日阴雨在心底积攒的郁结,竟被这和煦的风一扫而空。这是个微微出汗的天气,风拂过额角,带起细密的汗珠,也带来雨后树木特有的清新气息。
沿灞河骑行,生活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垂钓者静坐水边,鱼竿在空中划出悠长的弧线;纳凉的老人摇着蒲扇,在树荫下谈论着家常;年轻的情侣举着手机,在水光云影间定格甜蜜;更有推着婴儿车的父母,指着河面上的快艇,对咿呀学语的孩子描述这个湿漉漉的世界。
最动人的是雨后的草地。被雨水浸泡过的绿意格外深沉,零零乱乱却生机盎然。那些不知名的小花——蓝的如琉璃碎片,粉的似少女脸颊,黄的若碎金洒落——都挂着未干的水珠,在微光中鲜艳欲滴。
行至水库,景象陡然壮阔起来。连日大雨让水位高涨,水流从坝顶奔腾而下,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浑浊的黄河水在这里展现出另一种美——不是清澈见底的秀美,而是泥沙俱下的恢宏。满目浑黄的水流裹挟着自然的力量,在奔涌中完成着自我的净化与新生。
上传中,请稍候...
我停下车,任由水汽扑面。这一刻忽然明白,生活何尝不是这样——有时需要连绵的雨积蓄力量,有时需要浑浊的奔涌释放压力,然后在某个雨过天晴的午后,在微汗的骑行中,找回内心久违的澄明。
这或许就是后海馈赠给这座城市最好的礼物——在繁华喧嚣之外,保留一片让心灵喘息的天地,让我们在水的奔流与云的变幻中,学会与每一个阴晴不定的日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