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父母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会讲道理的生物吧,尤其是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
至于那些道理,是否真的有理,或是是否会同时应用到自己的身上,不得而知。
昨天带妞儿去奥莱玩,遇到了两个不同的妈妈,她们给孩子讲的道理,吓到了我。
第一对母子,是在小滑梯上遇到的。那个4岁的男孩是整个滑梯上冲撞力最强的一个,几乎所有的其他孩子和父母都会下意识的躲开他,我也是。但凡妞儿跟他同时或接近时间内到达台阶,我都会有意识的让小妞儿让一下,等他先走。因为我很清楚,即使妞子不让,他也会挤过去。这样的事件短短的几分钟内我已经看到好多次了。
然而,有些时候并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得开的,尽管我已经很小心了,但妞儿跟他还是不可避免的冲撞上了。那时,妞儿刚迈着她的小短腿爬上第三个台阶,小男孩飞快的从背后赶上来,一下就撞开了妞儿扶着栏杆的右手,挤在了妞儿的前面,且丝毫没有停留的意识。
我在他飞奔向台阶的那一刹那就意识到了危险,紧跟着跑过来就看到了刚才的一幕,很自然的,我出声叫住了他:“等一下,哥哥。你撞到妹妹了。妹妹在前面,你想过去的话,得跟妹妹商量。”
小男孩儿停下了脚步,他回头看着我,苦着脸,皱着眉,一脸的委屈样。
哦,天,他居然一脸委屈?!
然而,更让我惊讶的,是他嘴里说出的话:“不是我,我没挤妹妹,是我先到的,妹妹挡着我了!”
到底还是4岁的孩子,虽然这话里的逻辑明显不对,但我听懂了他的话,他在说:“我没错!”
这时,旁边一位黑上衣女士也说话了:“**,不能挤妹妹啊”
“妈妈,不是我,我没挤妹妹,她挡着我了。”
“嗯,你慢着点儿!”
那时,我还没细琢磨他们母子间这段对话的深意,只觉得,既然对方家长已经表态了,妞儿也没有受到大的伤害。于是,我挥了挥手,跟男孩儿说:“没事儿,你玩去吧!”男孩儿旋即“嗖”的一声便窜远了。
我继续安抚愣在那里的小妞儿,大意是:刚才哥哥撞你了,吓了一大跳,是吗?是哥哥不对,他应该等一等,或者先跟你商量一下再过去。
妞儿一句半句的模仿着我的话,“吓了我一大跳,哥哥撞我了,他不对。”
至此,妞儿跟他的冲突算是结束了。
我再一次看到小男孩儿,是在我准备绕过滑梯去另一侧接应小妞儿的路上。
那时,滑梯中部的位置,已经有一个小孩儿正在滑着。然后,小男孩儿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滑梯顶上,他丝毫没有停顿的直接从上面冲了下来,抵着那个小孩儿的背就把对方踹到了地上。那一刻,小男孩儿的妈妈就站在滑梯旁边,她一边喊着:“**,慢点!”一边伸手去捞自己儿子,可这一切发生的速度太快了,她只来得及止住小男孩儿继续冲下滑梯砸在对方身上而已。
对方父母好像并不在旁边,那个孩子好像也没有哭,甚至,他是什么时候走开的,我都没太关注,因为我所有的注意力都被这对母子的谈话吸引了:
“妈妈,不是我,我就在那儿滑,他突然出现了,我没注意,是他突然出现了。”
“哦,你没故意撞他,是他突然出现了,是吗?”
“嗯,我没撞他,我先在那儿滑,是他突然在我前边了。”
“好,妈妈知道了,那你下次小心。”
完了。
这样就完了?!
男孩儿又跑着玩去了,妈妈也继续在旁边“看护”他。
这事儿就这样完了!
如果不是我刚好目睹了全过程,如果不是刚好亲历过一次跟他的冲突,如果把她们母子的对话摘出来听,我一定会以为:这真是个讲道理的妈妈,她那么有耐心的聆听孩子,愿意信任孩子,也可以温柔的回应他。
可是,让我害怕的正是这样的懂理和信任。
如果说,跟小妞儿的冲突她没有多说什么,是因为她不了解事实的全部,可这一次,她在旁边看到了全过程,还可以这样轻描淡写的让事情这样滑过,就太可怕了。
我不想评价这个孩子语言里的逻辑是否正确,也不想去评价这个孩子的行为到底错在哪里,我只想问问这位妈妈:
请问,你真的看到事情发生的全部吗?
你看到对方被粗鲁的踹到了地上所受到的伤害了吗?
难道不应该至少为此道歉吗?
还是,只要对方没找上来,就可以忽视所有的错?
你真的听到自己儿子在说什么吗?
你真的不知道这件事情中自己儿子的行为存在哪些过错吗?
还是,你其实也完全认同你儿子说出的一切?不然,怎么会没有任何的纠正?
我不知道,这个小男孩儿经历了多长时间、多少事情,才练就了这样一身本领,无论事实如何,他都能快速给出“我没错,都是对方……”的回应;我也不知道,这个男孩儿表情里的无辜和委屈有几分真几分假?假如他承认了错位又将面临着什么?但,当我想到未来,如果这个孩子一直在这样的逻辑惯性里长大……何其恐怖?
另一个妈妈的道理,是七爷讲给我听得。那是在我们在小兔子喂食区里遇到的一对母女,女孩儿看起来也是5岁的样子。
那些小小的、被人工投喂养大的小兔子,会很主动的跑到孩子的脚边,舔脚趾、蹭鞋子,求喂食。孩子们也会下意识的有所反应,躲开、或是踢出去。妞儿也这样。每一次,我都会握着她的手,告诉她:别怕,小兔子不会咬你,它们只是想要亲亲你,想要一点儿好吃的。不疼,只是有点儿痒痒的,你感觉一下,是不是?……
几次下来,妞儿就不怕了,她不再吓得大叫,也不会再把小兔子踢出去了,她会笑嘻嘻的享受这一切,还会主动把脚伸出去吸引小兔子的注意。
妞儿很快喂完了手里所有的萝卜,她几乎走遍了整个喂食区,去抚摸每一个小兔子的后背。当然,背后跟着的,是碎碎念的我:“轻轻的……摸后背,再轻一点儿……只能轻轻摸后背……轻一点儿……”还有循环播放的广播提醒:“请家长务必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直接用手喂食,不要将兔子抱起或拉着耳朵提起来,请爱护小动物……”
遇到那对母女的时候,女孩儿正被一堆兔子围着,她左脚、右脚快速的一踢,面前的兔子就躺倒了一片。
妞儿看到了,也立刻抬脚踢了一下,一只小兔子被踢倒了。我赶紧握住还想要继续踢的脚,跟她说:“不可以这样,小兔子多疼呀……”我们接着去给小兔子“揉揉”和“吹吹”,也跟小兔子说“对不起”,就像往常一样。
我不知道的是,跟我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的,还有女孩儿妈妈的话:“***,不能踢了,它咬你怎么办呀?!”
我们在车上聊起这事儿的时候,七爷说:“同样是踢了小兔子,你告诉孩子“不能伤害别人,别人会疼的。那位妈妈告诉孩子的是“不能伤害别人,别人会报复你的,那样你可能也会受伤。”
坦白讲,这件事儿我并没有七爷想的那么深刻,很多时候,我只是凭着本能在回应孩子。
但这件事也让我意识到:尽管我们看了很多书,懂得很多道理,也学习了很多育儿的技巧,但真正时刻影响着孩子,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所相信的道理,是我们自己所秉持的价值观,是我们自己面对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态度。
我们说出的话,我们给出的回应,皆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