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学习收获。
下午是夏斌的心理学,我之前想我一定要好好听听这个心理学讲座的内容,我要努力地去做个好的倾听者,我会努力地用心倾听每个心灵发出的文字的语言背后的东西。我会努力地去做自己内心的心灵的导师,我自己会让自己有个更大的心灵突破。
1、老师问:当你发现自己的学生抄袭作业时,你会如何做?我想了想,但是没有回答,如果是我会不理他,过后我会找他,问清楚原因,分析原因,不会让他再出现这种情况。
2、什么是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主要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
3、相关的术语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心理学与教育实践。心理学的研究重心的倾斜,
“消极心理学"。如果只关注问题,我们得到的可能只是更多的问题。积极教育:除了传统教授的内容外,还能教你取得幸福的技巧。
4、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一门学科。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是强调人的本性是趋于积极的。强调对人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提倡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强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研究重点:人自身的积极因素。积极心理学的主张是“积极”是人类固有的一种重要本性。1)更关注生活的积极面,为什么他即使有这样一些缺点,但他还会成功?(2)发现并发挥你的优势。只关注弱点,不关注长处,结果是只能发现问题,而忽略了美好的东西。(3)通往更快乐、更幸福门径,身处逆境仍能正面、积极看待问题和生活。
5、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
习得性无助,学业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的非绝对性,人可以获得习得性乐观,习得性乐观,是指一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是外部的(而非个人),可变的(而非永久),具体的(限于特定的情况)的习惯。这样的学生应该是非常积极乐观地。我的评判是多么的狭隘啊。我要改变一定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我会让自己有更好的思想转变————习得性的无助是可以改变的。要乐观积极地去学习。积极心理学关于归因方式的论述——乐观是指人们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解释时,对好事件作持久的、普遍的和个人的归因,而对坏事情作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这种对事件的解释方式是后天习得的。
6、积极心理学——如何看待学生,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问题,关注学生的需求:发展学生的优势,挖掘学生的亮点。转变视角看“问题”:“问题”不作“问题”看,“问题”不作“问题”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图关注:人的生理需要————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安全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归属与爱的需要————也叫社交需要,指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7、积极心理学——如何看待教师。教师不快乐就不会有学生的快乐,教师不幸福就不会有学生的幸福,教师不阳光就不会有学生的文明俊朗,教师少思想就不会有孩子的心灵开放,教师不成长就不会有孩子的天天向上。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从积极的角度解释问题——积极赋义。赋予一个看似负性或平淡无奇的事物以积极涵义,放弃对自我或别人的挑剔、指责,取而代之从积极方面对当前问题重新进行描述,调整自己认知,学习接纳别人,更客观、更好认识自己、他人和集体存在的问题。
8积极心理学给“我们”的启示,校长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未来。积极的学校教育需要积极的校长,积极的学校教育更需要积极的教师。了解“积极”的基本主张。熟悉人类普遍认可的美德和力量。不断践行“美德和力量”。为“师. 生”的终身幸福而工作。
9、
6种美德和24种品格力量
美 德
力 量
智慧
与知识
好奇心、好学、判断力、创造性、智慧、洞察力
勇气
勇敢、毅力与勤勉、正直与真诚
仁爱
仁慈与慷慨、爱与被爱
正义
公民精神与团队精神、公平与公正、领导力
节制
自我控制、谨慎与小心、谦虚
精神
卓越
对美和卓越欣赏、感恩、希望与乐观、灵性与信仰、
宽恕与慈悲、幽默、热忱与热情
美德与力量的“生”、“长”, 发现的“心灵”和“双眼”, 突出优势:9~10分;
劣势弱项:4~6分。“用进废退”的原则。
最后借用夏斌老师的话作为结尾本次学习的总结:我要与老师和学生一起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