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简书多次看到有关“感同身受”的文章,那么作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要求“感同身受”的人,我想聊聊关于理解与懂得的那些事。
1.
高中毕业那会儿,大家都在忙碌地为上大学做准备。
我要一个人去到陌生的城市。本来父母坚定地认为要送我来,可是我一想到他们也没出过远门就自己一个人固执地买了票。说实话,那会儿还真有点儿担心。毕竟是一个人孤独的陌生的旅程。大概也就在那个时候吧,友晓敏给我打来电话随便聊聊。
说着说着,她就说到她的某某亲戚用私家车送她去学校,她某某亲戚在网上给她买了几百块的旅行箱,她某某亲戚把自己淘宝店里韩版衣服送了好多给她,她某某亲戚要结伴送她去学校,她某某亲戚送给她的毕业礼物是一场旅行。
我只能一个劲地在这边说,那挺好的啊。看着她在qq上发过来的新衣服新电脑的照片,我也只能回一句不错哦。
只是看到听到这一切的我在心底却是难受的,朋友圈的分享会让我们产生任何人都比我们过地好的错觉,而她的分享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不知道她的分享有没有一丝炫耀的成分,可是我只是觉得她完全没考虑过我的感受。她明明知道我要一个人去大学,她明明知道我没有她那样有钱的亲戚,她明明知道我没有她那样好的家境,她明明知道我在这边已“无语凝噎”!
都说真正的好朋友是能同甘共苦的人,那么她把她的“甘”分享给我,我也会感受到快乐吗?事实是根本不会,反而是让我觉得难受。
原谅我冷漠至极,看不懂她的欢乐愉悦。原谅我的自私妒忌,不愿感受她人生的光鲜亮丽!我只感受自己的独立潇洒!
2.
友小琳自小由母亲抚养,最近恰好因为家里的事自己抑郁的不得了,就找了我来倾诉。
小琳母亲身体不好,需要花费高额的医药费来治疗。她觉得她母亲可怜,一个人抚养她实在不容易。她母亲一方面要花费,另一方面又要买房。她觉得母亲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可是觉得自己超级没用。可是事实是她还能愉快地追星,看偶像的演唱会。
对于她家里的情况,我也早有了解。我是真觉得她们家挺可怜的,虽然她平时的花费会比我高很多。
她年过六旬的外公不得不在县里的一些单位求人办事,她觉得自己的外公年老了还要为自己的事到处奔波。她觉得她的外公实在是辛苦不容易!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说我家庭状况比你要差。我身边一些中年妇女、老人比你们家差多了,我对此更是深有感触。
你们家的人居住在县城,没事还能出来逛个街打个牌,可是我们村子里有的老人一年也上不了几次街。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用背篓将粮食背回家,吃简单的白菜和腌菜。他们当了一辈子的苦力,没享过一点清福,到老都还在咬牙劳作。他们一辈子
尘世的屋檐下,有多少人就有多少自以为是的悲痛。可是你对一个日子比你苦体会到更多苦难的人诉说这些,我是真觉得不太合适。
恕我心胸狭隘精神麻木,不能感同身受理解你所谓的悲痛。何不选择做一个懂事乖巧的人,让自己有能力保护自己爱的人。
3.
小美最近跟我聊天,说起她的过往。
小美的姑妈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她跟我讲她觉得特别自卑悲哀。她小时去姑妈家就觉得特别拘束,她觉得自己的方方面面都比不上自己的表姐。
每次姑妈给她一些东西,她都觉得自己的自尊被深深地伤害了。可是她还是会收下那些东西,然后默默回家对父母诉说。
她感叹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没有关系有太多事情办不了。她母亲开店铺那会儿是她姑妈出面帮了她,户口转移那会儿也是她姑妈帮忙。她讨厌极了那种依赖别人低声下气的感觉,可是她以后找工作说不定还要把她的姑妈当做资源来用。
或许是因为我没有渠道走关系,所以我就会对这种行为鄙视至极。
我还真是不能懂她的自卑何来,悲哀何来?
我只想问,她能懂那种为了一点小事,就对一个屁大的官点头哈腰的苦楚吗?那正是我父亲的经历!
我就想问你就受一点气,我们这些普通人要受气加花血汗钱。如此相比,你受的气算个啥啊!可是她不能理解,正如我不能懂她所谓的苦楚。
她过得比我好,是她命好。可是她受一点气,就哭爹喊娘。我是心态好,才可以积极向上地活到现在。可是我也请她顾及一下我的感受,我不是不愿意理解她,而是她找错了倾诉对象。
我本该比她悲伤,可是我比她努力。她比我潇洒,所以我无视她。
4.
有时在朋友圈里,我也会看到各种人的各种丰富多彩的生活。我羡慕向往,所以也会有人人都比我过得好的错觉。
可是咱中国人不是主张一个知足常乐吗?所以在这个永远都会有人比我过得好的时代,我选择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努力让自己至少比前一段时间过得要好。
自己也被骗过,自己也被家里的经济问题弄地头大,自己也还是人世间普通平凡的路人甲,可是这个时候我会安慰自己已经够幸福了。
叙利亚的难民还在炮火战乱中,朝鲜的人民面临没有粮食的恐慌,边远山区还有的孩子面临缺衣少食的生存难题……
我们没有太多抱怨的理由,在我们看到有人比我们过得好的同时,也要看到有更多的人比我们过得糟糕。这种糟糕甚至与他们本身的心态能力无关,在社会现实的大环境下。他们连最基本的自由权利都是问题,所以我想我们没有太多抱怨的资格与理由。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困境,尘世的屋檐下你我都不会是过得最糟糕的那个人。
抱怨可以是偶尔一个宣泄的手段,可是抱怨往往是白费力气于事无补。反而只能是把自己的负能量传给别人,并深深地影响别人的心情。
我们需要一个倾诉的人,明明知道不能感同身受。倾诉本身没有错,甚至还是一个拉近彼此关系的手段。可是请在这个过程中,温柔一点善良一些。只有你换位思考了,别人的聆听也不至于是一个煎熬的过程。
如果你过得比人家好,就不要毫不知足地祈求别人对你抱怨的理解,也不要太过张扬地炫耀你的快活逍遥。
如果你过得比人糟,就不要一个劲地抱怨,自己的努力与行动才能改变现状。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远离那些抱怨太多充满负能量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努力做一个积极乐观、充满负能量的人。
努力成为自己的小太阳吧,不去祈求别人的感同身受,只是让自己变得优秀。
我们应该选择温暖自己,也照耀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