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健身,要么读书,身体与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1.好奇的童年
都说人最难面对的是自己,作为一个曾经口吃极其严重,及其自卑的人(骂不过人家,身体虚弱打不过人家),每天大把的时间是独处状态,面对自己,面对未知。
家里穷电视机都没有,后来还是从外公家搬回来的黑白电视,才有幸接触到外面的信息,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门,连接着囚笼外,我是活在囚笼里,家里穷,妈妈的教育特别严格,完全特种兵式训练,星期天也要下地干活,没活的时候你放心,在妈妈的慧眼下绝对不会让你闲着,我内心是拒绝的,出去玩逃避干活,在挨打过后就老实了,跑了和尚你跑不了庙,不服组织就要挨打。
从此以后,外在的叛逆都渐渐内敛,收缩演化为如同甘地的不抵抗运动,从精神上顽强起来。
终于上高中了,逃出牢笼,可以了解更大的世界,接触更多的信息,每半个月回家一次,回去等组织发放生活费,然后在去学校,逃出了笼子,还要回去,大学时就回家次数更少了,几个月回家一次,自由自在,也仅仅局限于穷开心,生活费也仅仅够维持口粮,多余的开销还要从生活费中扣出来。多余的战略物资没有,节约节约在节约,省省省………
没有资源就利用可以利用的,大一一口气报了三个协会,系心协,英语口语以及溜冰协会。作为心理委员要加入系心协,想些学习学习英语,傻乎乎的早起读了半年英语,终于在后半年放弃了,溜冰我的最爱,也是收获最多的协会,认识一大帮伙伴,从不会溜冰,到正溜倒溜来去自如,在不断的摔打中好受些进步的快乐。
幼儿园小学初中,都在村子里面,接触的信息就是书本上的东西,唯一的课外书就是哥哥买的几本意林,思想单纯一无所知,很少看电视,家里的破电视来来回回就那几个频道。
刚上高中时在伙伴眼里等同于“白痴”,除了学习其他一无所知,不了解NBA,也不知道什么球队,知道我的同桌最喜欢麦迪,因为维护偶像我们曾经闹过不愉快。高中相处三年,我终于达到了与小伙伴同等水平,不再白痴。
大学生活开始了,作为一个从乡下高中出来的学生,接触的信息还是及其有限的,又重新变成“白痴”,宿舍最单纯的人,一块三年我变了,变成同等的正常人,每天屁颠屁颠的出去傻乐,各种穷嗨。
大学毕业,延续“白痴”光荣传统,傻傻呼呼,迷迷瞪瞪。作为一个地级市的大学,信息接触量相对于社会毕竟还是有限,一直摸爬滚打………
生活在资源匮乏的窘境,在情景中最大限度的跟上大众的水平,每换一个地方,就成长一点,回想起来已经上了好几个台阶了。
2.窘境的现在。
童年的视野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在大学毕业后,经历生活的磨练后有了第一次觉醒:发现思想的海洋。是核裂式的变化,广阔的世界,对未知的渴求,如痴如醉令人陶醉。
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分析自己,经济基础处于下段下等,思想却初级上段下等的边缘。资源的穷人,精神的待变富人。资源不够,抑制压抑这颗躁动的心,我想飞,却怎么也飞不高。
陷入经济基础,限制发展的窘境,青春一去不回来,我怎么选择最优化生存策略?
解决资源问题,放飞思想。
资源待解决,还需积累,思想方面,对于目前发现的得到之门,足够我学习几年了,目前的思想方面完全是富足了,资源限制一些脚踏实地的实践,有些思想体验不够深刻。
3.飞翔的未来。
我想飞,作为一只鸟儿,自由飞翔,畅翔碧波蓝天。有一天老了,能跟孙子说说爷爷的精彩,这辈子过得不错挺满足,无怨无悔。
………………………………………………………………
不断扩大的认知,放飞思想,在人生的路上越走越远,虽然不知道远方有多远,但我知道我想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