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也说,很想读书,但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书,现在的书太多了。
是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很多人都知道读书有好处,想读书,可往往买回来的书,读不下去,或者与想象的不一样。甚至有些人成为藏书家(只买不看),束之高阁。
我对身边的朋友有一个小范围的调查,他们选书,有些是因为喜欢封皮,有些是凭感觉,有些是朋友推荐。买回来之后,有些是读完了,有一些是读了几页,读不下去了。
《化书为课》(袁茹锦著)第二章提出这样一个概念,选书就像谈恋爱,用找男朋友的眼光来选书。
可不是吗?读一本好书,就像是谈了一场恋爱,老师在书中很细致的从5个维度来教我们选书,都是高标准谈恋爱条件,同时又很容易掌握的方法。
我自己以前读书也是没有目的的,听介绍很好,就去买来读了。我也问了身边的一些朋友,读书有什么目的?很多人说:就是喜欢读书,没有什么目的。甚至有些人还会觉得我这个问题太功利,读个书还要考虑目的性。
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胡适
殊不知,纯粹的享受读书的乐趣,也是驱动你读书的目的呀!
那如果你想从书中获得新知,那就更要认真对待了。你首先要知道这本书能帮到你什么,你从书中会获得什么,带有这样的目的性,我们读书会才会思路清晰,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只读书是没有用的,只有用到书中的方法,这本书才有用。
怎么判断一本书解决问题的效果呢?茹锦老师说:你可以翻开这本书的目录,大致浏览一遍,了解书的大概内容,然后问自己6个问题:
● 这本书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
● 它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思路适用于哪种类型的问题?
● 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什么样的利弊?
●从这几个维度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吗?
● 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同类型的问题?
当你从这6个角度思考的时候,你就能大致了解这本书作者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框架。所以,这个维度就对应着选对象时的一个考虑因素—认知差距。你越是清楚这本书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你越能发现作者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你就越容易把这本书吃透。
重点是:从读目录中,就要获取这么多的信息,这也是一项硬功夫呀!
任何困难,也经不住一次次的挑战,练习的多了,熟能生巧。
最后,我想说,我非常认同茹锦老师对读书数量的观点:书并不是读得越多越好,要看你读的是什么书,读了以后有什么启示,读到什么程度,能够吸收多少,能够运用多少。
读书所追求的并不是“我读了多少本书”“我读书读得有多快”“我在读书时记了多少感悟笔记”,而是“通过读书,我的哪些思想发生了改变”“通过读书,我的哪些行为发生了改变”“通过读书,我输出了什么”。
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叔本华
读书不在贪多,而是要精。同一类型的书,多读几本,如果你可以“化书为课”输出自己的专利课程,那也可以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