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不说暗话,前段时间我得了抑郁症。
从最开始情绪的持续性低落,逐渐发展为自卑抑郁,悲观厌世,直到出现自杀的意图。站在公司的连廊上会想着要跳下去,开车的时候会想着把踩油门踩到底冲出去。
每到深夜,我的意识里都会出现两个我,一个我说“你去死吧”,一个我说“你要活着”。
我的体重骤然下降到一百斤以下,食欲明显性减退,甚至根本想不起来什么是饥饿感。
开始出现持续性地肠胃不适,伴随着胸闷、头晕,时不时濒临昏厥的边缘。
那段时间我想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我出事了,最短多久会被人发现?最先发现的那个人又是谁?
是一天?一周?还是一个月?
是同事?家人?又或是路人?
后面我借助了一些外在力量,也凭着自己的一丝韧性,终于走出那段难熬的日子。
有一天刷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个高中同学在朋友圈求助:“感觉自己抑郁了,准备去看心理医生,想问一下心理医生有没有用?”
我的心猛地一惊,旋即又释然了。
是呀,抑郁症终究是浓墨重彩的出场了,它像感冒发烧流鼻涕一样地普遍,每一个人的体内都蕴含着病原体,随时有爆发的可能。
相对应的,看心理医生和看普通医生也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今天我想讨论的不是抑郁症的问题,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我感觉不太好的那段时间,我将自己封闭了起来,很少去与外界接触。
突然间,我对所有的事物所有的人都失去了兴致,不想参加任何群体活动,也不想跟任何人多费口舌。
有些时候也会想念家人和朋友,会有忍不住想要联系他们的冲动,一遍一遍地翻通讯录,一遍一遍地在打腹稿,却总也拨不出去一个电话,也说不出一句亲昵的话来。
我曾经和很要好的闺蜜说过我特别害怕生病,其实我不是害怕生病,我只是怕死罢了。
可是当抑郁的时候,却无比向往死亡,总觉得死亡就像是推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那个世界里一切都井然有序。
后面我仔细想了一下,人为什么会抑郁呢?
就是因为他内心里一直维持的那个秩序乱掉了,而他不仅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修复好那个秩序,还要不停地面对着外界秩序的推搡,所以他才会不堪重负。
互联网社会,认识一个人开始变得很容易。
介绍工作,推个微信给你吧;
介绍客户,推个微信给你吧;
介绍产品,推个微信给你吧;
介绍朋友,推个微信给你吧;
一群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大家恭恭敬敬地交换名片、热热闹闹地相互攀谈的场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拿着手机狂扫一圈二维码,然后埋头于各自的手机。一场局子下来,除了收获了十几个微信以外,再见面还是面面相觑,谁也不认识谁。
还有很多时候,两个人欢天喜地扫完二维码,资料立刻跃然于屏幕上——对方已经是你的好友。
你点进去一看,添加时间是一个月以前了,而聊天记录还停留在那句添加好友时的验证消息上。
你不记得当初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场合添加了他。
当然,你也不记得他是谁。
我们公司有一个合作商,最初他们的销售来寻求合作的时候,我们公司并没有这方面的业务需求,但是本着对销售人员的尊敬和尊重,我还是留他在我的办公室里喝了茶,并且给了他时间去完整地阐述他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
他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合格的销售,在那段不长的时间里,我潜意识开始接受他们的产品,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于我们公司确实没有业务需求的原因,最后他没有能够成交我们公司,但是却收获了我这样一位忠实粉丝,在以后的工作圈子中,只要有能够交集他们的业务我肯定第一时间想到他。
抛开工作的关系,因为同是北方人,又是同龄,有着同样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在生活上成了朋友,偶尔会一起约个茶,约个桌球,或者一起去清吧坐坐。
后面因为业务发展,我们公司和他们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们分别作为各自公司的对接人,工作和生活上的接触愈加的频繁。
我们会一起去找特色小吃,会在清吧的大屏幕上跟别人互怼,会跟彼此分享自己成长的搞笑经历,也会在工作上给于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我把自己最喜欢的那本书和他分享。
我天真的以为我们已经是朋友了。
然后很多天他都没有跟我联系,等我处理好所有的工作,相约他一起出去坐坐的时候,我发了微信他没回,当时我以为他在忙。
过了几天,我又发现了一家好吃的北方饭店,我又微信他,他还是没有回复,我依然认为他是在忙。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他不应该忙到没有时间回微信,我开始有点担心,连续几天微信留言他,依然是没有回复。
我打开他的朋友圈一看,所有的动态都没有了。我开始慌了,立马拨打了视频电话,没人接。又拨了语音电话,还是没人接。手机电话,听筒里传出一个好听的女声:“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后再拨”。
那一刻,我的恐惧达到了极限,我甚至都没有去想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马上联系了他们公司的老总,他们老总很平静的告诉我他在上个月底已经离职,并且跟我说了一下后面的工作交接。
那一刻我整个人都是懵的。我翻遍了所有的名片夹终于找出他的那一张名片,如今上面的信息却没有一个跟他有关,我没有其他的途径能够联系上他。
这个人就这样消失在我的生活中,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抑郁症是不是压根就没有好,而是更加严重了,所以才导致我产生了幻觉和幻想。
不久之前,姐姐在微信上介绍了一个男孩子给我认识。我们三观相近,志趣相投,很是聊得来。
我们一直保持着不亲不疏的联系,插科打诨好不欢乐。
有一天,那个男孩子跟我发了一条消息,他说“我发现我除了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之外,其他的好像一无所知”。
我突然间有些紧张,迫不及待地证明他知道的不仅仅只有姓名,还有电话、学校、家乡、工作、年龄等等。
我希望我们有更多现实生活中的链接,而不仅仅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通过一个看不见的无线信号器。
反观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关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那些所谓的朋友,你除了知道他的姓名、电话、微信和公司之外,你还知道什么呢?
你知道他的家乡在哪吗?你知道他家里的情况吗?你去过他的现居地吗?你有他亲友的联系方式吗?他的亲友认可你们的友谊吗?
公司可以随时辞职,电话和微信一分钟的时间就能换掉,有些人甚至连姓名都是假的,你跟一个根本不知道是谁的人称兄道弟把酒言欢的时候,你能想象得到这个人有一天会从你的生活中完全消失掉吗?就像他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我支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为人知,但还是不太能接受这种抽刀断水似的告别。
今天写这篇文章不是想渲染什么负能量的情绪,只是想呼吁一下大家,更多的关心一下身边的人。
多了解一下他的生活,多关注一下他的喜怒,多给与一些支持和赞赏,多留下一些欢乐和时光。
如果有一天,注定要告别,至少不要遗憾:
花没好好开过,你没好好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