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昨天开始又是阴天,但是读书学习翻译古文句子的步伐继续,执着于反思深思并写作的日行一善以期每天进步一点点。
孔子先生说:“君子在侍奉君王上朝进见的时候,也始终想着如何履职尽忠;从朝廷下来退居在家时也深思如何来纠正补过失;对君主的美德善政要主动积极顺从实行;对君主的过失也要辅助扶正过来。所以在上位领导的君主和在下位率属的臣子,大家都能够相互亲爱了啊。《诗经·小雅·鱼藻之什》中说的是:‘臣子忠爱君主的那种心态,既使不在国君身边左右也不觉得遥远,因为效忠君主的心思深驻心底,什么时候怎能忘怀的了?’”
孔子先生的本段言论,为我们揭示了那种理想的上下级关系的本质,也就说的是一种双向的德行互动。人家那些君子在侍奉上级时,绝不仅是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做到全心全意、竭尽忠诚,更会是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刻,保持自我反思的精神。他们既会以实际行动坚决支持领导者的正确决策,也会怀着勇气直言不讳,及时匡正领导者的过失。
其实我个人认为,无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慎独”境界。这样的关系,早已超越了那种机械刻板的职务工作分工。其中,既蕴含着“将顺其美”的协作智慧,也就是顺势助成上级的美善举措;也包含着“匡救其恶”的责任担当,即勇于纠正上级的错误。就如同《诗经》中用深情来比喻忠诚,真正的职场伦理,应当深深扎根于人们心灵深处的认同与牵挂。
我还认为,当上下级之间都能秉持这样的理念的时候,最终便会形成一种上下同心、相互成就的良性循环。当然了,虽然孔子先生所说的是当时社会忠君思想侍奉君王的道理,但实际上它与现代人在职场中同主管领导以及上级的交往本质上并无二致。也就是说,讲的都是“相互的”人际关系中的双向互动,强调彼此之间相互真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成就。
这种古典智慧,尤其是对现代职场中建立健康积极的上下级关系,依然是具有极为深刻的启示意义的毋庸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