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则通报过后,某幼儿园虐童事件算是以最快时间悄然画上了个逗号,与此同时,朋友圈的反应也颇有意味。有人继续担忧,有人对大众的负面跟风冷嘲热讽,有人对此事件并不在意。一则事件引发的更是世间百态。
豆瓣的今日热点在该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推出了一篇相关的文章,忘记了什么名字,但里面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大体意思是,在遇到这种事情,我们是不是除了跟着新闻伤心难过愤慨,便只是无能为力?
我们是否真的隔岸观火,无能为力?
或许,是的。
围观的人大多都不是受害者,我们无法准确描述出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不是上级的教育机构或者政府机构,没有权利要求那些教育机构规范些什么;我们也不是警察,无权到现场取证……好像,我们真的只能无能为力,等待真相。
或许,又不是。
网络上众人的一次次发声,特别是那些本身就是妈妈的公众号作者,因为本是宝妈,她们在想,如果未来把孩子交给那些看护者,是否真的能够放心。而家长们的担心让更多的人再一次重视婴幼儿的性教育、安全教育,以及学校是否设有摄像头。
至于调查结果通报的,那些恶劣恶心的行径都是某些人杜撰造谣,应该会让很多人放下心来。谁不希望那些可怕的事情都是假象?事件揭露后,有人冷嘲热讽,说有些人啊就是喜欢相信负面消息等等。或许一部分人比较悲观,可是你要相信,爱和罪恶两者之间,人们肯定愿意选择爱,而为什么有人会偏向罪恶,或许是因为他们太过敏感,或许是因为他们见过或者经历过黑暗,太害怕那些罪恶会再次降临。鲁迅先生曾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听起来有些悲观,可不论是韩国的《熔炉》、中国的《嘉年华》你以为那都是电影里才有的吗?2015年平均每天曝光性侵儿童案件0.95起,而被曝光的案例与实际发生案例的比例是1:7,也就是说每曝光一件案例,背后都有7件被隐藏。看上去都是冷冰冰的数字,如果这些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你又如何感想呢?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曾听到一个女生对另外一个女生讲过,班上哪个女生和哪个老头怎样怎样,每次10块钱。那女生说的那句话我至今难以启齿,而她说起来好像很平常,还说谁谁谁都知道。还有女生因为学校一个男领导给她10元钱让她周天到镇上一个宾馆找他,这个女生因为害怕,最后死活不去上学,初中就早早辍学了。事过多年她再提起,还讲到又别的女生也有收到10元钱。我不敢再去想,我问她为什么不跟爸妈说,她也遗憾地说那时候小,只有害怕,真是不敢和家人说。
我们心怀善念,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说这些,并不是号召大家都以最坏的揣测对待别人,我们从小被教导以善为美,这并没有什么错。人与人之间也有吸引力法则,你心怀善念,自然会吸引与你同频的,更多善良的人。但有一点,人和事是要分开的,对人,我们要心怀善念,但对事,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和准备。就像我们买保险并不是希望我们遭遇不测,定期体检也不是希望自己有什么毛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危险来临前有充分的安全网予以防范。比如这些事件发生后,在择校时看看或者要求学校是否设有摄像头、教师的师资如何,在与孩子沟通时,是不是多学习几种互动形式,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一天里经历的事情?
我们不是为孩子留下什么样的世界,而是为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孩子
“一个道理必须经由你自己身体的证悟,否则这个道理就不是你的道理。”在这个事件发生前,我对做家庭教育的戴东老师这句话“我们不是为孩子留下什么样的世界,而是为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孩子”体悟并不是那么深刻,但事后却突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英国国际发展部国务大臣麦克·贝茨在TEDxFactory 798中做过一个题为《中国奇迹是如何发生的?》的演讲,他看到在中国的广场上,老人们跳舞下棋,孩子们不仅和其他孩子们玩耍,也被大人们包围着保护着,他发现对于中国人而言,年轻人和孩子是重点关注对象,中国人重视对未来的投资。事实的确如此。不论是为了出人头地还是其他目的,家长们在孩子身上的投入可谓舍得下血本。看看周末时候,孩子们的日程表就知道孩子们有多忙碌,上午上完这个班,下午还有别的班。但一个头脑里装满了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孩子长大后,是否真的是对社会有益呢?如果一个学霸,社交能力为零,到了大学还是不辨是非轻重,可以因为别人不同意自己的观点就脚踹其他同学的人,这种人和打造出什么样的世界?在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之外,我们是否需要注意加强对孩子情商、礼仪等综合性素质的教育呢?
马云在2017年国际创新论坛里和各国元首提到一个观点,如果想要孩子成功,就要提高孩子的情商、智商和爱商。这些我们如何教导孩子呢?
首先,家长要从自身做起。人们常说中国式家庭是,缺失的父亲+焦虑的妈妈=失控的孩子。一个不在其位,搞不定自己的父母,又如何能搞定孩子?很多父母会说孩子做作业拖延,如果你看过孩子做作业时一旁父母的样子,就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时候,父母做事也是一拖再拖,或者孩子做错了父母就在旁边责骂,既打压了孩子的积极性,也让孩子以为做作业是为了家长做的,自己不负其责。孩子是父母的修行,想要孩子做的好,就需要把自己这个原件做好。其次,学会跟孩子温柔地沟通。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负不敢跟家人说,因为他们太害怕被父母责备。我做错了是不是爸妈就不爱我了不要我了?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考的好就开心考不好就责骂,很多敏感的孩子会认为只有表现好爸妈才爱自己。父母要做到的就是让孩子感受到,不论孩子好坏,爸爸妈妈永远是爱他们的,当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他便不会为了赢得父母的赞扬,而对坏事情隐瞒。当他们长大后,可以更自信更独立,也可以对社会和他人有更多的理解和接纳。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正面引导,都将影响他们成人后的行为。
今天的世界会一变再变,而家族的信念和习惯则会一代代地传承。
各种恶性事件之后,空气中好像都弥漫着担忧和伤感,好在有很多人也表达了他们曾经遇到的让他们温暖一生的老师。这一举动也让人倍感欣慰,相信还是善良的人多。也意识到,多传播正能量,不是对罪恶视若无睹,不跟风抱怨,是对正义的坚信。而谴责不良行为,是为了杜绝再出现此类行径,而不是发泄私欲。
各类不良行为之后,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发声也只希望,不包庇黑暗,也不能遮掩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