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看不懂的书

timg.jpg

在罗胖的忽悠和推荐之下,我买了王东岳老师的《物演通论》,这本书2016年8月28日购买,到今天2017年2月20,才断断续续读完。

对我而言这是我第一次看哲学书,也是完完整整看完的一本看不懂的一本书。罗胖推荐的时候也说他也看不懂,再加上混沌研习社的李善友老师也说看不懂,这在我心理上就打消了看不下去的顾虑。

反正都是看不懂,买了看不懂也可以往下看,反正自己也是需要学习看不懂的书。不过今天读完之后,对看不懂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总结了自己的方法。

每个人看不懂原因很多:比如读者水平不行、作者写的不行、读者没有认真读下去,作者或者写给自己的,压根不想让你读懂。

我就是属于那种知识量存储不多,但又没有方法的,结果我刚读的时候真的是看不懂,但也有一种也想看的冲动。这也许是作者知识量存储很大,自己很少缘故。

随着自己在掌握了只字不差地阅读能力的提高(这要感谢笑来老师的培养),我有了看不懂难书的方法,那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吧!采取这种方法我只是为了浸泡在书中,没有准备一下子全部理解其中所有知识。

其实浸泡也是有方法的,我一开始采用按每章来读,就是要求自己每天只读其中的一章,这样不会让自己的很累。这样刚开始很好,就是只要读就行了,不用想太多。

慢慢的,发现不对,这样读有的章节很短,一会就读完了,想读就打破了我的计划;有的章节读到想吐也要读,这样也打破了我的计划。最后我发现我要改变读书的方式,因为这样你根本读进去,没有让自己体会心流的感受。

于是,我采用了25分钟+章节读书法,这是什么意思呢?

打开一本要读的书,我定时25分钟,读完我就休息,这样就可以让我全情的投入到读书中,不会为了章节而纠结。

当完成25分钟,确定一下在读那个章节,看还有多少,还想读就把这章读完休息,不想读就停止,正好读完那更好。

但是到最后,又发现了一个问题,读书为了输出,写作,应用啊!仅仅输入时不行的啊!于是我把写作卡片法拿了过来,这样就变成了25分钟+章节+卡片法。

读的时候还是按25分钟来读,但是这次我就需要用卡片法做很多工作了,摘抄金句、摘抄素材、摘抄概念,以备写作来用。并且在卡片背面写上对它们的多角度的分析,这样可以让文章长出来,而不是把文章写出来。

这时候你不会感觉太累,因为你有事情要做啊!最常出现的情况则是一个卡片写完,25分钟就过去了。我用的办法就是自己做个书签,想读了就读,不想读了就让书签起作用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