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自己状态不佳,情绪消极,易怒爱发火,遇到问题或困难不是先去考虑解决问题及改善境遇的方法,而是不自主的把问题抛给问题本身。不曾想是因为自己心态扭曲无法客观的认识问题,直到有一次培训课上做人格测评,在40项单选题里选择最符合或最接近当下自己的行为特点的描述时,突然意识到那些乐观、阳光、积极主动、一身正能量的词语不再属于我。那一下午整个人都是恍惚的,回想自己从什么时候变成了这个样子。
难道真的是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环境节奏快导致自己少了耐性,多了抱怨和牢骚?试想未必,心生抱怨的核心是太自以为是,太以自我为中心,就是以抱怨的形态向别人证明这事跟自己无关,在有意的回避困难,在向别人证明自己很委屈。可静下心回头看,抱怨过后问题压根没有解决,处境仍然僵持没有好转,反倒是抱怨多了情绪越糟糕,糟糕的情绪不仅影响身体,还会影响你的情感与交际。
问题与困难和抱怨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抱怨是自己大脑想象的产物。
结合之前自己及周边的例子发现遇见事情抱怨没用,只会让自己更恼火,烦躁。抱怨的存在就是在自欺欺人,只会让自己把所有的心思放在那件事上,陷的越来越深,痛苦就越深。
抱怨难道不是对生活的最坏反馈?!与其每天有着自己不想要的状态,何不从现在开始学会自我控制与调节,尽可能不让消极情绪继续左右自己的大脑。
所以计划接下来开始尝试着改变自己,从7天不抱怨刻意练习开始,自己找了个红色头绳带在左手腕,当有抱怨念想时就把头绳换到右手腕上,又生抱怨时再从右手腕换回左手腕上,就这样通过换头绳来提醒自己抱怨的实质,最后直到头绳在一只手腕上一直戴下去。除此之外,在心生抱怨时先思考及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思考一,如果你看不惯某种东西,那就改变它。如果你无法改变它,那就改变你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
思考二,当心生抱怨时,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默默回答自己一个问题:“假设这件事情能做的到,或做好了对自己有益,我会怎么去做那?”。
思考三,当与他人发生正面冲突开口说话前,先想想自己说这句话是不是比沉默更有意义。
思考四,他或她是不是爱生抱怨,如果是最好少交集,消极的思想就像我们通过抱怨播撒在这个世界上的种子,它们会生根发芽,生出更多的消极因素。
思考五,保持心理健康,随时随地寻求事物好的方面,在遇事之前先想想把这件事做好会给自己及别人带来的益处。
希望能通过刻意练习及控制,重新点燃心中那颗积极阳光的火种,待熊熊燃烧重新照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