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遵循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却往往在三杯下肚之后三五成群,个个三碗不过岗。酒过三巡之后,三三两两约法三章,以三寸不烂之舌要三分天下。三更半夜之后,仿佛人更三世,世历三古。
一、谈俗语
“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哪三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佛说佛话?这是笑话。个人认为左(激进)中(中庸)右(保守)三说重理,至于此三说何为“妙”,即结合笑话。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是形容活得久经历长”?这是半句话。史料记载是为《周易》成书的过程,三圣: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孔子(作传解经),三古:上古(三皇五帝时期)、中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时期)、下古(汉至清时期)
前者为有多重解释的俗语,后者为有严格意义出处的俗语。俗语大抵可分为这两种。
二、究虚理
究虚理之于伽利略
伽利略是开近代纯粹理论精神先河的第一人。其主张对自然的观察研究理应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是一种从实践兴趣像向纯粹理论兴趣的转换。
三、求自识
求自识之与笛卡尔
笛卡尔主客两分,哲学(精神科学)与科学(自然科学)的分离,成为了近代哲学的独有特征。从笛卡尔这里可以划分出三种思维:(1)对思维的直接认识(2)思维本身(3)关于思维的反思的认识。
四、之我见
(1)由古至今国人都喜欢用“三”这个数字
自夏朝以来,便有开始了“三”的传说,“三皇五帝”,光是“三皇”就有八种说法: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③伏羲、祝融、神农(《风俗通义》);④伏羲、神农、共工(《风俗通义》);⑤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⑥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三字经》);⑦天皇、地皇、泰皇(《史记》)。⑧天皇、地皇、人皇(《民间传说》)。到封建礼教的道德标准“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刚,夫为妻纲。 再到“三教九流”(儒、道、佛三教)等。
(2)“三”实际表更多的不是“量词”而是国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例如:三一(道家教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从思维方式这一点上来看倒是和西方哲学黑格尔“正、反、合”三段论的哲学理论有着一定的契合点。
(3)究虚理,求自识
古人便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用数学语言进行着表达。像是近几天刚刚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人根据自然变化而引导人们劳作、耕息,逐步形成的完整理论内容,例如“小雪”节气又分“三侯”(是指小雪节气期间前后十五天内,每五天为一候的气候情况)。通过这种思维的引导,又影响着我们的实践行为,不断向内反求,便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受到最初意识的影响,久而久之形成这种“范式”的思维方式:表象-数字-表象。
(4)讲认识
记得高考那年,我对一个词印象深刻--“空穴来风”,这是空穴来风,这不是空穴来风,傻傻分不清楚。我们常用习惯语是用来“形容没有任何根据”,但原意为“有了洞穴才有风,是有缘由的。两者意思完全相反。对于这样的人俗语,有原本的严格定义,我们必须正本清源。“父母在,不远游”我们常用做不出远门工作学习的说法,但往往忽略后半句“游必有方”,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心里要对这些有完整的认识。引申一下,读《国富论》的时候,不去读《道德情操论》,那么对市场经济只能片面的了解了。
同样的话在不同时期,也会产生不同的释意,也算与时俱进了,术业有专攻,也许不必咬文嚼字,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他们的“前世今生”,因为这实际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就像“赌徒行为”,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养成了“赌徒心理”,深远着影响了我们的选择,左右着最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