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下的心境,闲说一二 《我的天才女友》
1,充满无力感的 真实的底层
作者在书里直言
(1) 我一点也不怀念我们的童年,因为我们的童年充满了暴力”
(2) 伤害是一种疾病。
从小我就想象有一种很微小的动物,肉眼几乎看不见,会在夜晚来到我们的住宅区,它们来自水塘,来自废弃的火车车厢,来自臭草、青蛙、蝾螈、苍蝇、石头和灰尘,它们会进入我们喝的水、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气里。这些细微的虫子,会让我们的母亲、祖母像恶狗一样易怒。她们比男人更容易感染这种病。
男人不断发火,最后他们会平息下来,但是女人呢,她们表面上很安静,心平气和,但她们会愤怒到底,停不下来。
(3) 所有人,血管里流淌着怯懦和顺从的人们。
(4) 里诺发怒了,不仅如此,在我眼皮底下,他好像发生了变形:他的脸变得很红,眼睛周围和颧骨都胀起来了。他实在忍无可忍,对他妹妹说了很多脏话。他一边咒骂,一边抱怨说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啊!
作为经历过些许类似画像的人,读到这些场景时,谈不上震惊,而是无力。无力于底层的生态 跨越时空地域的 在不同的角落里存在着。
我也是啊,我不怀念我的童年,我厌倦了那些冷漠暴力和嘶吼。孩子们的在新棉袄、炮火烟火的热闹下欢乐着,并存的是赌博的争吵和嘶吼,年复一年……如果是一年前,我可能会用更犀利的评价来控诉我的底层,但随着自己认识的慢慢变化,而今的我,对它也有了新的认识。尽管,我自己的生存生态并没有本质的变化。
我拼命逃离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有不美好,也有不美好,我们借由某个系统,某架阶梯得以窥探这个世界,不该反过来唾弃这套系统,这架阶梯的腐朽与落后。做不到彻底的革命派,更不应该做只会夸夸其谈的改良派。质疑环境,理解环境,超越环境,始终贯穿这条线的是,首先从自己做起,改变自己,而不是自命清高地戴着偏见对他人嗤之以鼻。
因为,或许,每个个体生态位 都有它存在的莫可奈何的缘由。
爱,母亲,父亲,哥哥,老师,同辈,争吵,不平等生存空间,教育,贫穷,逃离,婚姻等等,尊重真实立体的人性与环境,而不是尊重自己“意淫”出来的理想,务实地一步一步去认识事物的本来模样,去接近去规划去改变去创造,而非自怨自艾的不作为。
第二部-《新名字的故事》
部分原文//
(1)、她突然意识到:他一直都是堂·阿奇勒的长子!那个想法让她觉得丈夫年轻的面庞上突然浮现了一些特征,出于慎重,这些特征被默默地隐藏起来了,但它们一直潜藏在斯特凡诺的血液里,等待着在合适的时机显现出来。是的,为了在城区赢得人心,为了讨她欢心,斯特凡诺一直在努力扮演另一个人。
也许斯特凡诺的愤怒不仅仅是他失衡的表现,他糟糕的血统让他打破了以往文质彬彬的掩饰。
//你比我们的母亲还要糟糕
//你现在的表现真和你母亲一样,艾达。
(2)、尤其是女人,她们总是很清楚:当男人爱她们的时候该说什么,当男人想打她们的时候又该说些什么。
这时候,农齐亚开始嘟囔了,似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非常温顺好脾气的婆婆:
“你看到没,那个烂婆娘让里诺多受罪!她到底怎么啦?”
(3)、他怎么协调这个亲密的举动和他与加利亚尼老师的女儿之间的关系呢
为什么尼诺是那种人?他亲了娜迪雅,亲了我,还亲了莉拉。他怎么可能是我爱的那个人,那个一本正经、有思想的人。
几个小时之后,我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在面对世界大问题的时候很深刻,但是对待个人情感却是那么轻浮。
我觉得,虽然他和安东尼奥之间隔着整个图书馆,但是他们很像。
你可能一辈子爱一个人,但你并不是真的了解这个人。
小结:
代际传递,我们最终都会活成父母的样子吗?看看底层的环境吧,好致命的无力感。
斯特凡诺是堂·阿奇勒的长子!艾达的母亲是梅丽娜!尼诺的父亲。秉性刻在基因里,恶劣环境没有改变,子女不过是复制父辈的命运,一代一代,代际循坏。或许短暂的学校社会道德教育,不足以调整一个人的秉性,只是暂时遮盖住了,一不留神,本质的血统的家庭基因会暂上风,回归它本来的样子。
或许很残酷,但就是这样,如果要选择人生伴侣,去看看对方的成长轨迹,看看对方的父母吧。也看看自己。
第三步-《离开的,留下的》
(1)、今天早上,你要我跟你说我爱你,我跟你说了。虽然出于原则,我从来都没对别人说过,就连对我妻子都没说过。
他舒了一口气说:“假如你不接我的电话,我会一直打下去,没有你,我会爱上电话的响声,没人接的电话声,让我感觉是我剩下的唯一东西。”
他爱过很多女人,从一张床到另一张床,他漫不经心地播种,留下孩子。他认为婚姻是一种必要,但这不能限定他的欲望。
(2)、当孩子们睡着的时候,为了避免床发出吱吱扭扭的声音,在厨房里,他会站着要我。我觉得,婚姻和人们想的不一样,它像一个机构,剥夺了性交的所有人性。
或者,这就是他的本性,埋藏在几千本书和良好教养之下的本性?我又一次意识到,我对他的了解太少了,我没有办法预测他的举动:
(3)、她用满是讽刺的语气说,叹了一口气说,男人最热衷的事儿就是搞女人。
“你把这一切都抛开了,就是因为尼诺?你毁掉你的家庭,就是为了那个男人?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他会利用你,会吸干你的血,会让你失去生活的欲望,然后会抛下你。你上那么多年学,是为了什么?我他妈还想着,你会替我享受生活,非常美好的生活。我错了,你简直就是个白痴。”
小结:
这一部里,莱农结婚了,一个底层孩子,通过教育,读书写作,从“糟糕的”“肮脏的”老城区那不勒斯,到了有“秩序”的佛罗伦萨。
她是纯粹的喜欢彼德罗吗?
尼诺呢,和莱农相似的出身,也是借助教育,得以慢慢看这个世界。
他这一路上的伴侣呢?有多少是纯粹的喜欢呢?
先声明,因为我自己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评说一二自当苍白无力。刚开始看的时候,尤其是说到揭露男性的面纱时,不免愤恨,狗男人,渣男。可是,慢慢“成长”后开始认识到:
教养或许本身也是中性的,在短暂的教育道德面纱之前,这个人是什么样子,或许,他的后来也可能是什么样子。不可以太苛责地审判别人,没有人是完美的,我自己是不是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人性的美好与不美好都永无止境,我们能做的,应该是预防恶发生,而不是去试探恶有多深。
引用作者在书说到的一段:
但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我发现我错了!这世界上的事情一环套一环,在外面有更大的一环:从城区到整个城市,从城市到整个意大利,从意大利到整个欧洲,从欧洲到整个星球。现在我是这么看的:并不是我们的城区病了,并非只有那不勒斯是这样,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宇宙,或者说所有宇宙都一样,一个人的能力,在于能否隐藏和掩盖事情的真相。
第四步-《失踪的孩子》
(1)、有一次,我忍不住对阿黛尔说:
“和你儿子一起生活,真是太难了。”
“和任何一个男人一起生活都很艰难。”
只有在读到我大篇幅引用索福克勒斯的段落时,他才用了一种专业的语气,说我写得很不恰当,让我觉得羞愧。他是一个浑身上下散发着权威的男人,尽管权威就像一种色泽,要一点点就够了,因为即使只有几分钟,这种权威都会出现裂缝,让人隐约看到另一个人,这个人并非那么无懈可击。
他喜欢取悦掌权者,而不是为某种理想而奋斗,他会成为一个附庸权贵的技术官僚。
他谁都不是,对于一个谁也不是的人,渴望成为一个重要人物,这对他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导致的结果是:萨拉托雷先生会是一个不可靠的人。”
“我不能离开埃利奥诺拉,但我也不能没有你。”
如今,我已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女人,我知道,听到那则消息时,当时我的反应有些过激。今天,在写这段经历时,我发觉自己会微笑起来。我认识很多男人和女人,他们的经历和我相似:爱情和性都是非理性的,都很残暴。但那时候,我意识不到这一点。仅仅这个事实——埃利奥诺拉已经怀孕七个月了,都让我觉得,这是尼诺对我最大的伤害。
......我的身体到处都很疼,说不出话,也叫喊不出来。
我想起了他在佛罗伦萨住在我家里时,他支持我反抗彼得罗,我还带着喜悦,想起了过去他鼓励我写作的事。但现在呢?
“就是这样,他想解放别人的女人,而不是自己的女人。”
让他发狂的不是失去了我的爱,而是我曾经和其他男人在一起,迟早我还会有更多的男人,我会更喜欢他们,而不是他。那天早上他再次出现,只是为了再爬上我的床。他想证明,我最近的那些情人都不行,他想给我展示,我唯一的欲望就是再次被他进入。总之,他想重新确认自己占首位,然后他会重新消失。我让他把钥匙给我,把他赶走了。让我惊奇的是,我发现我对他已经没有任何感觉了。我爱着他的漫长时光,在那个早上彻底烟消云散。
现在我很清楚,他和娜迪亚在一起,因为她是加利亚尼老师的女儿,他认为这是他进入上层社会的一把钥匙。他的选择和他的野心总是相符的。他和埃利奥诺拉结婚不是出于利益吗?还有我,我为了他离开了彼得罗,我当时已经是一个取得一定成功的作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出版我的书的出版社很重要,我不是对他的事业也很有用吗?所有那些帮助过他的太太们,不也是按照这个逻辑来的吗?当然了,尼诺很爱女人,他尤其善于经营那些对他有用的关系。如果他仅仅凭借聪明才智,而不凭借他从小就开始编织的权力网络,是不能走到这一步的。但莉拉呢?她只上到小学五年级,很年轻就成了一个小老板的妻子,假如斯特凡诺发现他们的关系,会把他们俩都杀了的。为什么尼诺在当时会赌上自己的前途呢?
我很激动。当我一路开车回那不勒斯时,我想着黛黛,我觉得她要犯一个类似于娜迪亚犯过的错误,那些错误会让你失去自己。那时候已经是七月底了,正好是前一天,黛黛在高中毕业考试中得了最高的分数,她是艾罗塔家的人,是我的女儿,以她的聪明才智,得到这样的结果顺理成章。很快她就能超过我,超过她的父亲。我通过辛勤努力和幸运才得到的东西,她以后很随意就能得到,就好像生来就拥有这些。
忽然间,我充满羞愧地明白了,为什么加利亚尼老师看到她女儿坐在帕斯卡莱的膝盖上时,会那么厌烦,我开始理解她的感受,我也明白尼诺为什么后来会离开莉拉,为什么不呢?我也开始理解阿黛尔为什么不得不强颜欢笑,接受我和他儿子结婚。
甚至他母亲也觉得,这张纸条是一个失败的象征,一个失望的结果,甚至像一个预言:假如蒂娜没被人带走的话,这就是会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
(2) “我也想跟你把话说清楚,我母亲是我母亲,关于我父亲、我哥哥,你想说什么都可以,但你不能说我母亲。一个不爱自己母亲的女人,是一个迷失的女人。”
但在我面前,她忽然就放开了,决定不掩饰自己,不再表现得那么羞怯。这是从一个早上开始的...
假如你知道怎么受罪,死亡会敬重你
从那之后,她充满怨气一言不发的时候越来越少了,她毫无禁忌袒露心声的时候越来越多
她嘀咕着说:“我只为你操心,一直都是这样,就好像其他孩子都是养子,因此我活该遭到报应。真是失望啊!我心如刀绞啊,莱农!你知道吗?你不应该离开彼得罗,你不应该和萨拉托雷的儿子在一起,他比他父亲还糟糕,一个结了婚的诚实男人,一个有两个孩子的男人,不会去抢别人的妻子。”
她已经没有力气像之前那样,任何事情都想证明自己有理,现在她只是摇着头。
我看着她,虽然她只有六十岁,而不是一百岁,但她已经成了一个满脸皱纹、头发灰白的老太太。我第一次感觉到时间的冲击,一股力量正把我推向四十岁,同时也感觉到生命消耗的速度,死亡来临的事实。我想,假如死亡降临在她身上,没有出路,死亡也会降临到我头上。
(3) 在我们混乱的生活之中,我们自身有多少碎片会崩裂开,这些小孩就像是我们迸裂掉落的碎片。
我非常焦虑,但我尽量不让他看出来,只是不希望他决定再回到医院里去,但我的不安情绪传递到了伊马可拉塔身上。她开始哇哇哭,我给她喂奶,她平静了一会儿,又哭了起来。
彼得罗用沉重的语气说:
“我们应该搞清楚,我们到底是哪门子父母,我们让两个女儿失去了什么东西。”
“你是说我不是一个好母亲?”
“我说的是感情需要连续性,我和你都没办法给黛黛和艾尔莎提供这种保证。”
黛黛和艾尔莎的离开给我带来了很大伤痛。
最让我难过的是,她们俩最终还是选择了她们的父亲,而不是我。当然,她们很爱我,会很想念我。我不停给她们写信,有时候很难过,就给她们打越洋电话,也不考虑电话费。我喜欢黛黛的声音,她跟我说:“我经常梦见你。”艾尔莎给我写的信让我很感动:“我在到处找你用的香水,我也想用。”但归根结底,她们还是离开了,我失去她们了。
伊玛的下嘴唇在颤抖,她问我:
“爸爸再也不能参加议会了吗?”
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好像为了鼓励我给她一个正面答复,她小声说:
“莉娜阿姨说会的,他会回到议会的。”
我犹豫了很久,最后我下定了决心。我说:
“不,伊玛,我觉得不可能。你爱爸爸,这一点并不需要他是一个重要人物”
那些天好多事儿,新旧的羁绊似乎都叠加在一起了,让人很难承受。我的身体和伊玛小小的身体紧密相连,我没办法和她分开,但我也想念黛黛和艾尔莎,
我希望莉拉从A楼梯或者B楼梯里出来,或者从空荡荡的门房那里出现:很消瘦,头发灰白,弯着腰。这是我那时最大的愿望,比渴望我的几个女儿带着外孙忽然回来更强烈。我期望她用往常那种开玩笑的语气对我说:你喜欢这个礼物吧?但她没有出现,我开始痛哭。
小结:
最后这一部分,我称之为:
亲情友情的深深羁绊
1,母亲
莱农的母亲爱莱农,以自己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女儿;
娜迪亚爱自己的母亲;
莉拉在蒂娜失踪后的“慢慢消失”
年老时,莱农对黛黛和艾尔莎的伤痛与思念…..
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自己,与自己的母亲的温暖与美好,只能自身去感受。爱会争吵,人会变老。多么幸运,我的母亲,即使无法证实,即使有些事情未能如我愿,我也本该相信,她已经给出了她能给的全部力量,爱着我。
我们人生的其实多么短暂啊,只要是你真正想要的,那就是最好的。人生的酸甜苦辣痛也太多了,但是,背后你知道有人在真正爱着你,便足以一次一次都支撑你往前走,让你觉得,活着还是很好的。
爱情当然很美好,但纯粹的亲情与友情也一定不逊色于爱情。但是,造物主似乎是不公平的,能拥有纯粹的亲情与友情的人,又怎么可能过多的为爱情苦恼呢?反倒是从小缺爱的人,长大了可能 继续着 什么都没有。我们的普通的每一个个体,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然后尽可能去 秉持着一颗相对纯粹的心 去创造你自己想要的东西。
2,这一部里,同样充满了无力感
莱农在情感关系中的纠葛沉沦,交织的几十年,从对尼诺的痴迷 到 对尼诺的云淡风轻,一段一段付诸笔端的文字,或许完全不足以丈量一个个体的真实经历,实实在在经历这一切的爱恨纠葛与折磨。
不是不相信男人,女人就是完美的吗?
太完美的 没有问题的应该都是人设,真实的人应该有你不喜欢的缺点,只是你选择接受真实的他,接受他的真实。去认识事物本身的模样,本质,规律与矛盾,对事物进行属性判断,而不是在本能上情绪上盲人摸象。
能够遇到一个本身很好的人,当然是可遇不可求的,是多么美好的幸运。但是你本身是一个美好的人,这也是绝对绝对不可以缺少的条件。
纯粹来自主体本身。也只有来自主体本身的纯粹的力量,才能让一个个体更加接近勇敢坚定与美好。
最后,莉拉消失了,再也没有回来了。
作者:但她没有出现,我开始痛哭。
或许,
人间多的是没有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