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或诗或歌或文里,都有一个“几”字,在句子中的意思我们都很好理解:那就是一个表示量的意思,我们基本可以用“多少”这个词来代替。
在宁国的方言中,这个“几”字的用法大大地延伸了。除了可表示事物数量的多少,还扩展到形容某种性质的程度。如颜色——花几红哦(花很红),如美丽——几漂亮哦(很漂亮),如味道——几好吃(很好吃)……这个程度的表达大多是有一种肯定和赞叹的意思。正因为这样,这个“几”字顿时让人感觉语言有了书面或文化的气息与优美。
下面我举一些典型的例子来说明,
1、这个小姑娘几漂亮哦!普通话:这个小姑娘好漂亮啊!
2、这家早点摊子的粑粑一表几好七。普通话是:这家早点摊的粑粑你不晓得有多好吃。
因为宁国话语速较快,有时候两三个字的读音连读在一起,就有用另外的字来表示了,就像古文中的“之于”用“诸”来替代,如“付诸行动”等,现代的网络用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这样子”之“酱紫”。这里的“你不晓得”在快速语境下就演变成了“一表”二字了。
这两个句子里的“几”字表示了“漂亮”和“好吃”的肯定程度兼有赞叹之意,尤其是第二句中的“一表”,是用设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感觉宁国话很土,其实正是因为土,才使得宁国话有了更加明显的地方特色,使方言的美展示在世人面前,这就是毛主席说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