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条件作用 & 逃避条件作用

负强化的两种条件作用类型: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逃避条件作用是一种消极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它揭示了有机体是如何学会摆脱痛苦的。日常生活中不乏逃避条件作用的例子,如看见马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而暂时离开等。

回避条件作用(avoidance learning) 当预示着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即将出现时,有机体自发的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是在逃避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个体在经历过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的痛苦之后,学会了对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情境的信号作出反应,从而免受痛苦,如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后迅速躲避。

二者对比:

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都属于负强化。

负强化:撤销厌恶刺激,使得行为增加。

逃避条件作用:对于已经发生的厌恶刺激,进行逃避。

回避条件作用:对于即将发生的厌恶刺激,进行回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