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规划,缓解你的焦虑

今天看了一个老师给幼儿园孩子做的时间安排,个人觉得,做的非常不错。

不错不仅仅是能很好地对幼儿园的孩子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也可以作为孩子上小学、初中、高中等学习的时间安排和规划,更能够作为你为自己定制的目标和规划。

这个老师的规划是怎么做的呢?她遵循9个字原则:有目标、分类别、分阶段。

所谓的有目标,是指先根据孩子的情况,再结合孩子所在的幼儿园的情况,和未来小学对孩子需求,思考两到三年内,孩子要达到的一个总目标是什么。这个总目标就是整体规划。有了总体规划,再将整个规划分解到两到三年内完成。

分类别,是指,根据孩子的情况,你要培养的孩子的方向,对孩子不同阶段要做的事情,进行分类,然后再对不同的分类,做详细的规划。

分阶段:小班、中班、大班,孩子这三年,每一年要做些什么事情,哪些事情适合这个阶段来做。

看了这个老师的这个规划,确实非常清晰、明了,会给同是幼儿园孩子的家长眼前一亮的感觉。

而我对于这个目标的思考,不仅仅限于对幼儿园孩子的时间的安排。而是对孩子整个学习阶段的时间安排、规划的思考。以及个人成长的规划的思考。

犹记得刘媛媛在《精准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中说:她之所以能考上北大,是因为她当时把上北大作为终极目标,然后根据上北大需要多少分,再反推到自己要做多少题、要拿多少分上,通过这样的细分,她给自己安排多少题的练习、每个题需要拿多少分,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这两种说法,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有了终极目标,然后根据终极目标反推到现在要做的事情,将来要做的事情,要做多少事情上。

再回到孩子上学阶段的时间安排上,作为家长,你要做的不仅仅是每天要辅导孩子,而是要在孩子还没能明确自己的目标的时候,给孩子做好规划,帮助他明确他的规划,然后将这个规划进行分解,每一阶段、每一步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他会离他的终极目标越来越近。

比如:你的总体规划是让孩子上北大,那对上北大这个事,又可以分解为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小学六年,孩子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初中三年,孩子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高中三年,孩子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样一来,不同的时间段不仅是细分的规划,也是一个整体规划。

当然,要做孩子整个学习阶段的目标,要比做幼儿园时间安排的目标复杂多了。因为,你不仅要详细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情况,还需要解读当下的教育情况,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孩子的情况,也是随时在变化的。

不过这并不妨碍你做个整体规划,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大方向没错,中间做一些调整,是完全不影响整体规划的。

那么,个人成长的规划呢?也是一样的。

你先给自己设置一个整体规划,比如三年内要买房,买哪里的房,买多大的房?三年内读多少书,读完这些书,要有什么样的成长?三年内自己的晋升、工作的安排等等。

我们拿其中一项“读书”来说。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因为一年时间太短了,太短的时间看不出来坚持的结果。而五年时间又太长了,太长的话其中变数太大),这三年,你要看多少本书?看什么类型的书?看完这些书后你要做什么动作,将阅读过的书籍中的有用知识变成是自己的?确定这些后,你能把每天需要看多少页的书都能规划出来。有了这样的一个动作,就像每天你的人生都有一个轨迹,你需要沿着这个轨迹向前走,一旦自己走偏了,再找到自己规划的轨迹,立即回到正确的路径继续行走。

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让我们完成我们的目标,还能随时提醒自己,每天要做什么事情,每天时间如何安排。这个督促,不仅让我们快速成长,还能让我们不浪费时间,在有事可做、有成长可以看见的情况下,你肯定不会焦虑。

我们总说,人要有大格局。什么是大格局呢?比如:先抬头看远方,再做详细的规划。能看到远方,你也就不再纠结当下的一些小事情了。这就是格局的一种。

那么,你能做到先抬头看远方,再做详细的规划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