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一》

      精神是独立的,当它作为一个人出现时,就是独立的人。独立的人并不独立,它并非如惯常人所认为的那样,洁身自好或者遗世独立。

        精神并不能通过单纯的教养和事物的经验获得,它需要锤炼,需要教养,事物经验和知识三个方面共同的努力。刨除知识的话,教养更容易被事物的经验所击碎,在缺乏足够的知识时,精神更容易被事物所压制,因为最容易的事情莫过于承认事物的实在性,这样更容易使精神在事物面前无能为力。对于事物的经验有着这样的能力,这就使得从中获得结果,无论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还是积极的勇气都显得空洞而乏力,同时无所作为最终也必将取代那不具太多内容的勇气。其实无非是,在缺乏知识的情况下,经验只不过导致了一种结果,顺其自然的无能无力。

        这样的话,如果还有人单纯的抱著若非经验,他们再也无法应对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新事物的话,我们则要说这些人是可悲的,因为这样的人无非就是由一连串必将要经历的经验所构成的人生历程的奴隶而已。他们的生活不过就是跪着乞求着经验给他们以认知,这样的认知却又不足以使他们应对新的情况,所以他们也就永远不可能站立起来。长期的匍匐跪拜也使他们时常感受到精神方面的压力,其实也并非精神,因为那只不过是儿时的教养和由纯粹的概念叠加起来的并不成熟的知识在脑海中的映像而已,所以最终逃离那些需要经历的事情的行为被他们错误的认为成独立的行为,而具有这样行为的人这被称为具有独立精神的人。这样独立的人无非就如一个长期处于跪拜状态的并且成功逃到了一个无主之地的奴隶一样,无论如何,那深烙在骨子里的奴隶的秉性却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变。奴隶始终是奴隶。

        我见过很多由经验而来的结果,那些消极的和那些满赋勇气的,但却是毫无精神的,前者让能够让一个智力健全的成年人对一些少不更事的孩童或者是知识贫乏的消极者的某些见解赞赏有佳,并引为知音。后者的勇气则在不断的经验中,渐渐的丧失了其产生之初的力道,并转向勇气的反面,因为匮乏的知识让拥有这些勇气的个体很难看清事实,从而也就使他们很难接受在努力付出后获得的那些他们认为的不公正的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唯一出路不过就是把这一切归咎于外在的事物,并丧失了改变事物的勇气,开始坚信在事物面前,他们是无能为力的。他们把这一观念奉为法典,并坚信不疑,更可悲的是他们开始成为他身边人生活中的毒药,并且开始嘲笑曾经拥有着勇气的自己的幼稚,不得不说这样的行为让他们的子女都会随之遭殃。

        在上面的个体中,我从未看到精神,经验过后的结果多是一些条条目目的被割裂的而且流于表面的消极信条,空洞却又极具诱惑力。正是这些信条让这些个体坚称自己具有饱满的精神,而这些确实又不是精神,它们只不过是事物的尾巴,说到底这样的个体还是缺乏精神的空壳而已。缺乏精神的空壳,并不代表这些个体失去了应对基本生活的能力,即使这样这样的个体依旧是行尸走肉。对于这样的行尸走肉,我可以下这样的一个推论,假如他们在伦理,道德甚至于法律方面获得了他们的见解,他们也必将毫无顾忌的突破这些概念的边界,并付诸实践。可笑的是,这样的个体又单方面的坚持自己本该有着一个高贵的灵魂,但是他不知道这样的灵魂只不过就是那掩埋在经验深处的教养。所以,纵使那些被实践了的行为会给他们带来短暂的愉悦,却又使他们长期处于精神被折磨的境地。而那些未被折磨的,也不过就是因为教养的缺失。不得不说,教养在这里起到了它本该有的最起码的作用。这一未经努力而获得的东西当被个体视作灵魂的时候,个体通过灵魂的折磨对于过失行为获得了些许安慰。这本来就是一种欺诈行为,这样的欺诈让个体觉得过失不过是自己的一时糊涂,这是一个怪圈,因为这样的过程可能不断被个体所重复。由于他根本就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在于对事物的错误认定而导致的错误信条,所以这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这又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法子。可能这也并非是个指标不治本的法子,它更像是饮鸩止渴。因为为了掩饰过失,他不得不向社会宣誓被自己错误认定的这个灵魂。更多的欺诈由此而生,伴随而来的是对周围的极度敏感和夜深人静时的黯然失魂。久而久之就如论语里所说的,小人长戚戚了。

        精神如此之重要,可以说无论多么美好的结果都比不上精神重要。这正如花朵之于植物的生命一般。当一株可以开出鲜艳花朵的植物有了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时,花朵对于它的意义也不过就是生命周期里面的一个环节而已,它和绿叶、枯枝以及根须并没有太大差别,甚至于它的有无也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对于这一株植物来说,还有什么能够比生命更重要呢,如此说来,对于植物来说,不管它意识与否,它都不需要在意花朵或是绿叶或是枯枝,它就是这样一个鲜活而独立的存在。

        既然教养易于被忘却和埋没,甚至于压根就没有,而经验又是那么的极具攻击性和毁灭性。无论如何经验不可能被抛弃,因为自出生以来,我们就一直在经验,所以为了养成精神,并对以加以锤炼,我们就只能求之于知识了。知识就这样成了精神的唯一依靠,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过程,因为我觉得对于精神来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知识更具诱惑力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