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浅见——有感于夜听之火

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讲述夜听是何以做到公众号之王的文章。夜听我也关注了一阵子,现在想尝试写一下自己一点愚见。

第一次听说夜听这名号是在一新媒体运营课上,讲师激动的拿它举例,称其井喷式涨粉的状态在这个行业里也算罕见,出于好奇去网上搜了一下它的资料,在当时总榜上第三,上升速度第一。

自然是要关注一下的。当晚它更新的时候,打开发现是一段音频,男主播用一种低沉温柔的声线开始讲述…一期约8分钟,坦白讲听完觉得很失望,他朗读的内容完全无法吸引我啊。翻看了历史记录,又接着听了几段,选题上大都逃不过男情女爱,间或有人生感悟啦,醒世箴言啦,可就文案来讲并不出彩,网上戏称的“知音声频版”倒是贴切,第一个照面,我确实迷惑它是如何火爆到这个程度的。

过了几天后,习惯晚睡又想追求健康的我果然在11点躺在床上开始失眠。猛然想到夜听,闲着也是闲着,毕竟晚上躺在床上玩手机胳膊会酸眼睛会痛,有个简短的音频来听倒是不错。连我自己都万万没想到,一期听下来居然会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然后又挑着往期听,直到在主播充斥着男性荷尔蒙的音调里进入梦乡……

现在我基本养成了习惯,如果做好睡觉准备但5分钟没能入睡的话,就会打开夜听,只需十分钟即可见周公。

Nice~~~

背景完毕,进入正文。

试分析夜听如何发挥特点吸粉的:

1、  内容无华接地气。

我刚说过,一开始我觉得夜听的文案做的不好,无论是文章主题还是遣词用句都太通俗白话,这样似乎很难体现它的水准啊,但是我发现我错了!思考一下夜听之所以是这样的内容形式,原因有三

a 定位准确。它的定位可不是给文人关注的,就是针对都市(or 城乡)女子,尤其是“受过伤”的这类“心理弱势”的群体,同时不会对听众在文化素质水平上给任何压力。是以它不需要写出精妙的比喻,拍案的形容,只需要用最简单直接的语言直听众内心,娓娓道来与其达成共鸣就成功了。

b 同时考虑三组对比:“听”和“看”文章的区别, “夜晚”与“白天”精力的区别,“入睡前”和“白天生活”的状态区别。以我自己的反应来看,刚关注时听了一期和后来睡觉前听了一期,效果完全不同。

C 要想让更多人感同身受就要去讲最普通常见的故事。不是谁都有机会环游世界,但谁都有机会明恋暗恋热恋失恋…..对大部分公众号来说,突出自己的品牌特点总是难免要猎奇,而专注的做一件简单的事反而更贴合人心。

2、  建立超强自传播性

想一想我们平时会因为什么原因转发一篇文章呢?归根究底不过是,你认同文里阐述的观点,它戳中了你的心,你想借由转发来帮助自己表达。如同少女爱转情诗,少妇爱转婚姻之道,老人爱转养生文一般。再加上,世人偏爱自苦,好像不顺遂的人生尤其多,于是所谓【治愈系】风格总有无限风光。夜听就是主打治愈系,为何朋友圈里姐姐妹妹都在转发也就不难解释了。

3、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成。

时间选的妙。主播声音真的有魅力。歌曲的选题和剪接都很用心,音量的强弱穿插恰到好处。

天幕已垂,临睡此际,

往事纷沓,易乱人心;

夜深无鸣,独卧只影,

黯然辗转,神伤孤寂;

有声如泓,有曲如溪,

绵绵低语,宁宁百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之苦何解,有抚慰兮,

之伤何平,有宽悯兮;

然意未尽,心念可待,

青天朗日,还笑如初。

如今夜听已经是榜上的第一大号了。

“夜听能够帮其用户释放负面情绪,所以它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这是夜听 “火” 的基础条件;夜听能够充当用户表达自己的工具,所以它有了病毒式的传播性。——这是夜听 “火” 的必要条件。“

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火了的事实,又有多少人知道它也曾经在平碌中的坚持一年半才得到了爆发的机会呢?抱着一蹴而就的心态做事难免不扎实,来日方长不必急于求成吧,愿老天赐予更多磨炼,我会成为一个坚韧自强仰俯无愧的好青年!

把音量调低,今晚如果失眠,大概会听一下吧。但作为一个内心幸福的人,还是不待见夜聊情感的话题的,哈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