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卷卷有了自己的小烦恼。
事情是这样的,很有意思,我原先以为我涨粉的原因是来自于我写中医的话题。但是我没想到的是,我即使不写中医了,最近还在持续涨粉中。因为平台推荐了我的《宇宙的召唤》,我不知道怎么会给我推荐这篇3月中旬的文章,但毋容置疑的是它打动了许多人,他们都在评论区留言了,比中医文多多了。
那一瞬间,我是感动的,但我同时又是清醒和反省的。因为我一直以为除了雪粉,没人爱看我讲灵性,讲智慧的那些文章。但我没有想到的是,原来有那么多的人也有这样深切的需要。是我狭隘了,正如我文中所说,每个人都有灵魂的渴望,我们都期盼醒来。这是宇宙的召唤,这是宇宙推动的力量。所以我想,以后还是尽量少摸鱼,多分享一些自己读到的好文章。
随着粉丝数量的上升,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在写日常时,尤其是遇到一些特别有见地的老师们时,难免想分享对方的思想和行为。但这合适吗?我纠结了许久,终于决定很有必要分享的,去征求对方的意见,经过对方允许后,进行分享。
有些相处的日常,无论给我带来多么大的受益,我都只能选择保持缄默。因为你想,如果你和一个人聊天,过一会儿她就把你的言行举止都写成了公众号,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不想伤害别人,尤其是现在粉丝数量上升后,我更要谨慎。因为现在的大数据太可怕了,有个词,大家知道吗?叫开盒,就是网络上的人,一言不合就找人查你的底细,把你的身份证,手机号,过往经历和家人等等信息公布于众,这太可怕了。
在我有了这个想法后,晚上亦新写作课上,老师也恰好讲到了这个话题。他说他去撸铁,没想到对方很熟昵地和他聊天,似乎对他很了解。老师吓一跳,心想我俩也不熟啊,怎么你都知道了。对方倒是说了句,我买了一本你的散文,你的信息书中都有。
唉呀妈呀,笑死了。作家是没有秘密的。亦新老师的情况更特殊一些,因为他的父亲也是一位作家。与其让雪师“曝光”,还不如自己成为作家自报家门。
亦新老师说,虽说如此,但被陌生人了解的惊愕,还是有些一言难尽,有种裸奔的感觉。结果我们写作班的鬼才,她说老师可以出本书,叫做《一个人的裸奔》。此话一出,大家都笑趴下了,老师说这个题目是个畅销书名,谁见了都得要翻一下,他还让我们保密。没想到第二天就被卷卷写出来了,老师也不想想,在一个写作者扎堆的地方,那更是妥妥的没有秘密啊。
我还建议我们写作班一起出本书,名字就叫《一群人的裸奔》,我保证此书肯定比《一个人的裸奔》更好卖。因为一份钱可以看那么多人裸奔,绝对更值啊。
笑死了,昨晚大家都笑得不行,我们写作班上课就是这么欢乐。所以大家见到亦新老师,就会发现他眼角的欢乐纹又多了几条。没办法,学生都有趣,老师欢乐多。
在笑完之后,我在想一件事,那就是在我们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自处。你们发现吗,其实我们是没有秘密可言的,我们每个人都在裸奔。你的一切很轻易地就能被搜索到,只要有人想,你就无法隐藏自己。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网络的冲击太巨大了。那么在谴责网暴的同时,我在想,这同时也是一个约束。
约束什么?这也就是我们老祖宗说的,慎独。什么是慎独,就是 "人前人后一个样",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依然按照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关于这部分内容,华杉老师在讲《中庸》时说得非常好,“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在没有人看到、没有人听到的地方也要保持警醒自律,不要放肆。同时,天下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是细微之处,最能显出一个人修养的也是细微之处。因此,一个人要想做到慎独,就需要在细微之处也保持警醒自律。
由此可见,我们裸奔的前提是你必须做到慎独。不然在大数据的时代,一不小心你就翻车了。关于这类例子,我们知道的太多了,如果那些翻车的朋友们知道有这两个词,我想他们也不会那么轻易地就离开了世界的舞台。最后,我想还是用狄更斯的话来作为结尾吧。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都能学会慎独,以一颗赤子之心逍遥在红尘,过上即使裸奔也快乐的人生!
周末快乐鸭,浦大喜奔,卷卷的《凡人修仙传》更新了,已出第四集啦。陪娃写作业,生气又暴躁时怎么办?读卷卷的新文啊,读完包好,母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