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论史(三)

唐文宗李昂是一个有抱负且有谋略的帝王,他即位之初就开始谋划铲除宦官集团,而且他也敏锐地意识到宦官集团势力已经很庞大,要想彻底铲除非得利用他们的内部矛盾,也就是从宦官集团内部培植力量。他成功的取得了郑注的支持,郑注是医生出生,并不是宦官,但是却是宦官首领王守澄一手栽培的,深受其信任,属于官场掮客,能量巨大,而他又不是宦官,宦官很多的顾虑他没有,所以他是十分合适的人选,这体现了唐文宗独特的政治眼光。同时,在文官集团中他选择了李训,这个李训曾经是牛党的核心人员,也是朝中两个核心阵营的成员,他们的联合让唐文宗力量更强。唐文宗原计划在王守澄的葬礼上出其不意的将仇士良为首的宦官势力一网打尽,可是李训贪功,害怕功劳都是郑注的。他策划在宫中解决问题,谎称宫中出现了“甘露”,骗宦官们入宫观看,让埋伏的甲士将他们一举击杀,不想被宦官察觉,他们胁迫唐文宗逃离现场,然后展开了疯狂的反扑,从此以后唐文宗沦为傀儡,不久郁郁而终,文官集团势力大大削弱,再无力与宦官集团抗衡,史称“甘露之变”。这个过程中说明唐文宗性格缺乏救世之主必备的果断和胆识,首先他应该明白宫中禁卫都已经被宦官集团掌控,想在他们眼皮底下发动政变十分困难,不应该选这个方案,从这点上看他缺乏雄主应有的战略眼光。其次,当宦官集团胁迫他离开时,李训曾跑到他的轿前一再恳请他留下,这个时候如果他有足够的胆识就当留下指挥,殊死他一搏,还是很有可能成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